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八十七章 戰略機遇期(四)(2/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7772更新時間:2019-02-06 01:09:28

    而東岸人處理廢絲的技術,最初也是從這些大明移民(另還有少許技術較為精湛的意大利蠶農,他們對養蠶、繅絲的研究也很深,尤其是對蠶的病蟲害方麵研究的書籍,在後世清朝時還流入了中國,讓中國人取長補短,好好學習了一把洋人是怎麽養蠶的)那裏學來的。隻不過明人是代代相傳的手工技術,而東岸人則是在吃透這些工藝後進行機械化設計,以使得整個過程更加簡便、快捷,提高生產效率,創造更大的效益。

    在這個過程中,給廢絲脫膠的工藝——將廢絲先浸泡幾,接著在堿水中蒸煮,然後粗濾、清洗、曬幹——很難用機器來進行生產,故這一步還是需要工廠工人們手工給廢絲去除黏性物質;脫膠工藝之後便是梳毛和紡絲了,這些專用的機器與棉紡織機器差異不(因為纖維程度不一樣,物料特性也相差很大),但經過多年設計改進後目前已無大礙了,基本能夠正常梳理、紡絲。

    而在後續的織造過程內,東岸人一樣研發了大量新式機械,比如半機械化、半手工化的提花機等等。當然了,這種機械和羅洽紡織廠的機械區別不大,可以認為是一種機器。真正差別大的還是前道工序,即梳綿機和紡紗機,目前自然科學研究正在加班加點,準備在現有機械的基礎上,研發出全自動的梳綿機和紡線機,以使得絹紡工業這個紡織的重要分支徹底煥發出活力來,給華夏東岸共和國創造更大的效益。

    這些效益目前體現在羅洽紡織廠的真絲絲綢、絲麻(絲綿、絲毛)混紡布、針織布、花邊、絲織成品方麵,每年已經給東岸帶來了六十多萬元的收益(對半分紅後的收益),且這市場和利潤還在持續高速增長之中。此時稍微有些頭腦的人都可以預見到,當成本更低的絹紡綢進入市場後,東岸人的利潤將會飆升到何種程度!

    而在嚐到了絲織品行業超人一等的利潤後,任何一個紡織業從業人員都會對利潤率並不甚高的麻紡、棉紡、毛紡工業提不大起興趣來的。那些行業——尤其是棉紡織業——辛辛苦苦忙活個一整年,往往還抵不了羅洽紡織廠幾個月的利潤呢(當然羅洽紡織廠受限於市場因素,一年也就幾個月能正常生產),簡直無法讓人安心做下去。

    而大量向歐洲出口絲織品,對於避開競爭激烈的毛紡市場、利潤率也在日漸降低的棉紡市場,同樣具有極為重大的意義。要知道,以前東岸人往歐洲一年賣上百萬匹棉布,就已經引得無數人仇視了。甚至就連一些日常經營麻布、呢絨的布匹商人,也在東岸棉布這種廉價新事物的衝擊下生意大衰,他們出於自己的利益,自然開始運用各種手段詆毀東岸紡織品——如果可能的話還會盡最大可能阻止東岸紡織品進入他們的地盤,以免搶去他們的利潤。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