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四十四章 朝鮮(一)(3/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7906更新時間:2019-02-06 01:09:42

    答案就在人工培育。朝鮮人其實從很久之前就開始人工栽培山參了,在傳統的山參產地如江原道、鹹鏡道之外,朝鮮人於京畿道的開城地區大量培育人工山參,然後再加工蒸造成紅參,大量輸入中國。在160年代以後,開城已經成為了朝鮮人參的主要產地,每年貿易額之巨大,足以令人瞠目結舌。

    老實,金吾圭發給煙台方麵的這份報告讓邵樹德對朝鮮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以前他一直以為這個有著數百萬人口的封建國家是個一潭死水、極為窮困的國家,因為他們當初連贖回江華島的尾款一時都湊不齊。但現在他認為自己的認識可能存在些許偏差,朝鮮普通農戶固然是貧窮的,政府財政可能也的確不是很寬裕,但以大北北兩班、西人、南人為主的貴族統治階級卻一點都不窮,他們在戰爭或災中不斷侵吞農戶土地——以前朝鮮140萬結土地中,不納稅的僅有0萬結,現今10萬結土地中,不納稅的幾達60萬結——使得自己德爾財富不斷聚集。

    這些人,可都是上好的肥豬呢!邵樹德哼哼兩聲,他看中的當然不是這些人的銀錢,而是他們手裏握有的農產品、牲畜甚至是勞動力。這些東西與其留在這些豬狗一般的地主士紳手裏發黴變爛(史實,和明朝士紳一樣,他們寧可糧食爛掉也不拿出來賑濟饑民,以至於朝鮮境內“明火賊”等饑民武裝始終不絕),還不如拿來孝敬我大東岸了,那樣我們還能想辦法從“我大清”境內擄來更多的人口進行安置。

    所以,打朝鮮既有政治利益,同時也有絕大的經濟利益,那麽又何樂而不為呢?要知道,麵對紙糊般的朝鮮軍隊,東岸人並不需要投入大量兵力,也不需要深入朝鮮腹地,他們隻需打破幾個郡縣、殲滅部分朝鮮正規軍,那麽那個懦弱的孝宗皇帝很快就會派人來求和了——這幾乎是一定的。

    而到了那時候,再與朝鮮商談進一步深化貿易之類的事情,阻力也就不會那麽大了。他們可是很現實的,挨了打就會漲記性,這一點實在太可愛了。

    邵樹德想到這裏,心裏已經有了點譜,於是他立刻拿出紙筆,一揮而就寫完了一封信,然後搖鈴喊來了自己的秘書,囑咐他即刻派人將這封信送到此刻正待在招遠縣的陸軍前敵總指揮茅德勝少校手裏。(未完待續。。)

    &l;div lass="adread"&g;&l;srip&g;sh_read();&l;/srip&g;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