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四十九章 朝鮮(六)(3/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7728更新時間:2019-02-06 01:09:43

    報恩郡之戰結束後,東岸大軍未做過多停留,8月4日,已經擴充至近三千人的義從軍全奉洙部進入了空無一人的清州府;隨後大軍繼續前進,於接下來數日內分別攻克了人心惶惶的安郡、全義縣、牙山縣、新昌縣等地,報恩郡之戰後本有相當數量的朝鮮潰軍逃至此地,但一聞黃衣賊殺至,這些驚弓之鳥們或降或逃,竟無一人敢於停下來抵抗,這讓邵樹德更是堅定了狠宰李朝一刀的決心。

    主力部隊抵達牙山、新昌這些牙山灣周邊的郡縣後,立刻派出輕騎與釜山方麵聯係,讓其迅速派遣船隻倒牙山灣來,載運俘虜、戰利品,順便運一批補給品過來,補充一下因連日大戰而有些見底的軍資儲備。

    從牙山灣向北,那就已經是朝鮮核心的京畿道了。邵樹德下令義從軍全奉洙部、順軍蔡華澤部,在紮格拉斯基騎兵部隊的配合下,於8月0日經輕微戰鬥後占領了平澤縣,做出向北出擊,進逼京畿道的態勢,這引起了當麵少許朝鮮郡府兵的大範圍恐慌——報恩郡大戰,老帥元鬥杓的三萬大軍一日間土崩瓦解,消息傳至忠清道、京畿道後,李朝地方官府無不戰戰兢兢,聞風而逃的軍隊也不在少數,由此可見忠清全道差不多也玩完了,若是東岸人願意,當可輕易攻取。

    當然了,邵樹德短時間內無意攻取忠清道——他們也沒那麽大的胃口占領這些地方,畢竟擊敗朝鮮人容易,但長期占領就不那麽簡單了。想當年日本進入朝鮮時,一開始也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朝鮮軍幾無一合之敵,但一旦日本分兵占領地方,就立刻發現自己掉入了泥淖之中,四處皆敵,苦不堪言。

    擁有二十餘萬陸軍的日本侵略軍都不敢輕言占領朝鮮全境,隻有兩萬多人馬的邵樹德自然更不敢誇這海口了。務實一點的話,學當年的黃台吉,撈到好處就閃人,這才是正確的做法。而邵樹德此時確實也是這麽想的,他帶著主力部隊在牙山灣一帶休整——連日征戰弟兄們確實也很是疲勞——順便與眾人商議一下接下來議和時向朝鮮人索要的條件。

    在他們的猜測中,此時漢城的李朝君臣應當早就收到了報恩郡之戰元鬥杓三萬大軍慘敗的消息,在發現禦營人馬都遭受如此慘敗之後,李朝上下應該會明白,光靠漢城那留守的六千禦營步兵、一千騎兵,怕是已經無法抵擋黃衣賊的淩厲攻勢了。在這個時候,任何稍微有點理智的人,都應該明白,議和已經是李朝上下最好的選擇。

    而事實上也是如此,9月日,混亂的李朝朝廷終於做出了反應:經孝宗苦苦哀求,閑居在家的西人黨名士、儒學大家宋時烈終於答應了出麵主持議和,並於第二就慨然出京,在數十名隨從的伴隨下,向牙山縣而去。

    這場戰事,終究到了尾聲的時候。(未完待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