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三十七章 新鮮血液(一)(3/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7732更新時間:2019-02-06 01:10:07

    戰爭持續的一年多時間以來,庫爾蘭大公手下的數百人幾乎已成功將三萬多立陶宛難民“勸”到了庫爾蘭公國境內。為此,那些俄**隊還有意無意地在北方發動了一些規模的攻勢,擊潰了與庫爾蘭公國交界處的某些立陶宛鄉紳貴族的勢力,讓雅各布大公的搶運移民大業能夠更加順利地完成。俄國人如此知情識趣——雖然他們堅持不肯公然販賣立陶宛奴隸,還算要點臉——以至於遠在阿姆斯特丹的鄭勇聽到這個消息都大讚了一句“幹得漂亮”!

    三萬多人口湧進了庫爾蘭公國後,幾乎將這個隻有0萬人口的國瞬間壓垮。好在無論是鄭勇還是雅各布大公,去年夏時就從俄國進口了大量黑麥囤積了起來(糧食是俄國傳統出口商品),這才堪堪養活了這些戰爭難民。而之後嘛,自然是組織船隻運輸了——目前,雅各布大公把自己船隊中的相當部分生意都停掉了,然後調集了8艘商船參與運輸(同時自家溫道的造船廠還在緊急開工建造新的船隻),再算上從荷蘭人那裏租來的二十多艘商船(租船費用就高達14萬元),雅各布大公一氣組織了超過九千噸的運輸噸位,狂運了近萬人前往新庫爾蘭的雅各布港,一時間在歐洲造成了巨大的轟動,歐洲曆史上可少見如此大規模的移民運輸行動呢,一百年前西班牙人殖民加勒比島嶼的時候,一次才運000多人(當然還有很多牲畜,英國在原時空十多年後一次最大的往北美運移民的行動才運了6000人),和現在根本沒法比。

    這些立陶宛難民最終隻有6800人抵達新庫爾蘭的雅各布港,考慮到這個殖民地較的規模和人口消化能力,以及和東岸人的“傳統友誼”,庫爾蘭人最終隻留下了其中的1800人,然後將剩餘的五千人打包送給了東岸,算是比較上道。

    而更加令東岸滿意的是,這五千人裏竟然超過七成是單身女人,且基本都是適合生育的婦女,這幾乎立刻在各地區之間引起了哄搶——沒辦法,光棍實在太多啊!

    現在田星就是代表烏江地區行署來海角港接一批女人返回的,總數達一千五百人之多,將平均分配到靖江、大興、永安、歸德等縣,一個縣平均幾百人,也算是稍稍解些**了。至於留在海角港及內陸幾個定居點的這一千多立陶宛人,基本都是有家庭的,男女老少都有(青壯年似乎都讓新庫爾蘭截走了,他們最近在和土人搶地盤,應該需要很多男人),將來會和一些新來的明人移民混居,政府也會派一些從老定居點招募來的二代東岸人,以徹底消化這些外來難民,並整合為自己的力量。(未完待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