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三十九章 新鮮血液(三)(3/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7574更新時間:2019-02-06 01:10:07

    而在一些縱橫交錯的深溝內,還有許多簇生的禾本科植物形成的草原。這些深溝一般都是古河床,底部往往有回流蓄水層,非常濕潤,植物在這裏茂密地生長著,一般都為軟質草類,當地放牧的特維爾切人稱呼這種窪地為“馬林”。一望無垠的綠色馬林上,銀白色的蒲葦排成了行,綠色的喜濕植物長得到處都是,這種水草豐美之地在巴塔哥尼亞台地上也非常多見,將來必然是東岸開拓者與土著特維爾切人爭奪的焦點,畢竟誰都想占據更好的草場,這事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沒什麽好多的。

    當然此時東岸人還用不著去和特維爾切人打生打死,他們除了剛登陸那會因搶占土地而與某個部落發生了數次激烈衝突之外,基本沒向外做大的擴張,一直埋首在河口附近建設寨堡、平整荒地、栽種樹苗、規劃草場,一切都在為未來打基礎——其實想想也是嘛,才1600多老少爺們,能占多少地?犯得著去和那些野蠻的土人廝殺麽?沒必要啊!再了,執委會前些日子調撥了一支軍隊南下,人數約在1500人上下,其中500人(有馬百匹)駐紮在了巴爾德斯半島上的綠港,另外1000人(有馬三百餘匹)駐紮到了海安港郊外的在建營寨內。這1500人裏超過一半是烏克蘭哥薩克,另外還有約00名俄國戰俘、500奧斯曼加尼沙裏軍團士兵。

    加尼沙裏軍團士兵比這些人早來東岸,屬於“熟藩”,其中相當多的士兵已經是一生中第三次改信了(早年是基督徒,後來是穆斯林,現在信仰道教),在陸軍部看來比較可靠;而那00名俄國戰俘也和800名哥薩克有著很深的矛盾,互相不對付,且因為勢弱而和奧斯曼人隱隱靠攏,在軍隊內形成一股微妙的平衡。

    這1500名矛盾重重的戰士與海安港內數百名民兵一起,就構成了這個定居點全部的武裝力量——實話,實力非常強勁,特維爾切人不來還好,若要來襲擾的話,馬匹眾多、裝備精良的東岸人估計能把他們全留下。想想當年在巴爾德斯半島上被土人屠光的數百名西班牙殖民者就感覺不可思議,孱弱的農夫確實不適合在巴塔哥尼亞這片彪悍貧瘠的土地上討生活,這裏是馬上漢子的下。(未完待續。。)

    &l;div lass="adread"&g;&l;srip&g;sh_read();&l;/srip&g;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