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七十一章 貿易的美好時光(三)(3/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6262更新時間:2019-02-06 01:10:16

    不過看來他們的兒孫輩並沒有全部繼承手藝,因為很明顯不少人去工廠做工了,畢竟在家生產“特型商品”不是每都有活幹的,且競爭也頗為激烈,故隻適合年紀大的人自娛自樂,年輕人還是去工廠幹活掙得多一些。

    近年來隨著東岸人持續不斷地在紡織上投入資金進行改造,技術進步較快,無論是梳理、搓條還是紡織工序上,各類新技術、新改進層出不窮,以至於生產出來的布料質量也越來越高——目前秘魯市場上大部分的女衣料都是用東岸棉經紗織造的,這就可見一斑了。

    “手工生產的花呢、漂亮的背心、裙子、織毯(目前大部分還是進口自波斯和奧斯曼)等等一切商品,都由這裏生產出來,西班牙的朋友們若是覺得不錯,我們立刻就可以發貨。”白玉堂也是第一次來到這個看起來略顯淩亂的“棚戶工業區”,不過早就看過不少資料的他自然不如西班牙人如此目瞪口呆,隻聽他繼續介紹道:“那是一片磚房,裏麵有數十家製作鞋靴的企業,他們有專門的釘鞋底和鞋跟的機器,唔,現在就連鞋麵都開始試著用皮革縫紉機進行縫製了,生產效率極高。貴國指定要的軍靴我們今年上半年就能發兩萬雙,這一點不困難。”

    “前麵還有一片麻織物生產區,自從我們解決了使用黃麻做經紗的技術困難之後,生產就已經逐漸上規模了。目前那個生產區每年都需要從海外進口大量的苧麻、黃麻、劍麻和其他麻類植物,生產無數的亞麻布、大麻布、黃麻布等商品,銷路極好。”白玉堂繼續口幹舌燥地道——如今羅洽鎮及其近郊的紡織、製鞋、被服等產業規模極大,已經形成了一整片產業帶,附近很多原本的農民如今都已經轉職成了工人做工,以獲取更高的收入,至於他們的田地麽,現在很多都租給了來自意大利和波蘭的非國民勞務工們耕作,反正隻要給他們交租就可以了,其他誰管呢。

    當然了,租出去的土地隻是少數,大部分原本的耕地都被圈成了草場養羊,因為這是最省力的方式了,不怎麽影響這些農民去工廠做工。至於供應工業區的糧食生產麽,則已經退到了更深的內陸地區,比如前些時日剛剛設立的幾個定居點——分別是位於後世艾瓜城附近的河山鄉、位於貝拉斯克斯附近的黑湖鄉、位於拉斯卡諾城附近的招賢鄉、位於帕拉耶村附近的麥莊鄉。

    這四個鄉鎮基本是以糧食生產為主,補充著農業生產力越來越下降的東方、羅洽二縣數萬居民的日常生活所需。相信在這四個新設鄉鎮的支持下,羅洽、東方二縣的工業區也將蓬勃發展起來,為東岸經濟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並最終反過來反哺農業。(未完待續。)u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