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九十五章 河間(二)(3/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7028更新時間:2019-02-06 01:10:22

    話這幾年來烏江下遊的靖江縣發展起了一係列以木材加工為主的產業,其中靖江造紙廠是木材消耗大戶,而大量的民間木製工藝品/家具作坊、木材加工廠等企業對鬆科樹木、柳樹、相思木、金合歡樹的消耗也相當不,而這自然隻能到河間地區想辦法了,蓋因烏江東岸的樹木非常稀疏,保護還來不及呢,怎麽可能去濫砍亂伐。

    這樣一來,國內一些腦筋活絡的人便開始聯係著名勞工經紀人門德斯、瓦倫蒂諾等在舊大陸招募工人,然後在河間地區砍伐森林。這種活動已持續了七八年之久,至今活躍在河間地區(主要集中在靠近烏江一帶)的伐木工人數量已達一兩萬人之多(包含很多克蘭迪工人在內),為下遊靖江縣及正在修建的西北鐵路複線化工程和西南鐵路提供了大量的木材,功勞不可謂不。

    而人一多自然也需要很多專職農民為他們種地以提供糧食,大興港對岸的相思鄉是一地,白水澱西側的鬆柳鄉(位於後世阿根廷費德拉西翁一帶,屬自發形成的定居點)也是一地——該地主要以相思鄉那邊沒有的鬆科樹木、柳樹、金合歡樹的砍伐、粗加工為主,被砍伐光的地麵目前也和南邊一樣被收拾了出來,很多年老的意大利、蘇格蘭勞務工們砍不動樹了,便就地定居種起了地,為周邊大大的伐木營地提供食物。

    這些年老體衰的伐木工在歐洲基本都是混不下去了的無產者,他們或單身、或帶著家人渡海來到河間地區後,對於自己能夠獲得的土地異常珍惜(其實根本沒人管,你能開發出來就是你的地),不少人在靠近白水澱的鬃崗地形上修建了很多堤壩,將自家的地或池塘圍了起來以免遭洪水侵擾(也能應對幹旱氣影響)。湯圓等人就是看到了這些人的努力,於是動了在他們修建的既有堤壩的基礎上由國家進行投資,修建更大規模、規格更高的堤壩,將白水澱徹底變成一個為東岸人民造福的水庫的想法——這或許需要十年乃至幾十年的時間,且投資也極為浩大,可有些事你不去做它就永遠沒法完成,烏江下遊也將受到不定期的洪水侵擾,怎麽辦還是得執委會諸公拿主意了。(未完待續。)

    ps:  今第二更,補了昨沒更的那章。。。更完這章,明早九點的還沒著落……繼續埋頭碼字,明早能不能更還不確定,最近太忙了,大家見諒。u

    &l;/br&g;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