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九十六章 河間(三)(3/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6358更新時間:2019-02-06 01:10:22

    事實上後世阿根廷在190年從中國引進茶樹在本地進行試種,然後很快就獲得了成果,原因就是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環境、氣候都和中國產茶區相似,當時米西奧內斯省一度開辦了萬公頃的茶園,科連特斯省開辦了700公頃,茶葉總的年產量為8.8萬噸,出產的米西奧內斯茶沏出後色味濃鬱,很受歡迎並大量出口英國,獲得了不菲的收益。如今東岸人既然已經在本地開始了茶葉的試種,那麽相信隻要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茶葉種植園在本地一定會大有搞頭,並最終發展成除馬黛茶、桐油外的第三大拳頭產品。

    不過如果你認為東岸農業部僅僅是派人進行了茶葉的試種的話,那麽你就太看他們了。事實上他們也在本地規模地展開了咖啡、香蕉、菠蘿、早馬鈴薯、甘蔗、薄荷(提取香精)、亞香茅、希麻巴等作物的育種及研究。後世這些作物都是米西奧內斯省的傳統作物,東岸人雖然不知道這點,但他們憑直覺覺得經過一定程度的育種改良後,本地應該都能大規模種植這些極具經濟價值的作物,從而獲取不菲的利潤。

    而往這裏傾注的資源越多,東岸上下也越發覺得這裏確實是塊寶地(事實上他們覺得整個河間地區都是塊寶地),進而打算通過什麽手段把這裏全占下來這一似乎也不會太遙遠了,相信到了1658年下半年,隨著西班牙菲利普國王全麵批準東岸投資西班牙殖民地,屆時肯定會有大量的東岸人光明正大地跨過烏拉圭河,然後打著投資的名義到河間地區圈地殖民,並最終把這裏變成東岸的“美索不達米亞”意為富饒的兩河之地。

    徐仲武、陳嘉二人在山茶堡裏待了好幾,幾乎將手頭所有的銀元、支票都換作了馬黛茶,然後便將這些貨物一一打包固定到了騾馬背上,準備盡快離開此地前往烏拉圭河畔的碼頭沒辦法,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利潤,不能不抓緊。

    而就在他們出發的那,又一隊四五百名流亡至東岸的奧斯曼帝國加尼沙裏軍團士兵攜帶家屬來到了此地。徐仲武隱隱聽人,這些奧斯曼人在山茶堡稍事休息幾後,就將南下建立一個新定居點新集鄉(位於後世波達薩斯南邊的阿波斯托萊斯市),因為農業部的專家們在經實地考察後覺得那裏可能比山茶堡一帶更適合引進的中國綠茶茶樹的生長,於是便打算在那裏增設一個定居點,以茶樹引種和栽培為主。至於那片土地上的瓜拉尼原住民們怎麽辦?嗬嗬,還能怎麽辦?你覺得那些加尼沙裏軍團士兵手裏的火槍是燒火棍麽?又或者你覺得他們都是一幫善男信女?(未完待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