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十章 大洋經濟(一)(3/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6726更新時間:2019-02-06 01:10:34

    “開發是不可能了,不但我們沒興趣,就連荷蘭人一樣是興致缺缺。這塊爛地,誰要誰拿去。”先前那位漢子給眾人各沏了杯茶,然後叫了一些芋頭做的點心,大家一起吃喝了起來。

    芋頭,現在大概是拉包爾港產量最大的農作物了吧(其次是大薯,再次是稻米),廣受各階層人民的喜愛,是拉包爾港的特色食物之一,同時也是本地給移民船隻提供的最主要食品。眼下這幾位水手打扮的漢子吃的便是蒸好的芋頭,蘸著糖吃的話味道相當不賴,丁震走南闖北,卻也吃過很多次。

    “大溪地糖的價格又降了一分半,這已經是一年內第二次降價了吧。”抽著煙鬥的漢子剝了一個芋頭,蘸了糖後便塞進嘴裏大口嚼吃了起來,一邊吃還一邊道:“聽張金華張大人要成立大洋班輪公司,專門跑金華港—拉包爾—金山港的航線,一年跑一次。這個班輪公司倒也不全是為了運人,主要還是做生意為主,大溪地的蔗糖量大價低,來檬、菠蘿、柑桔等特色水果風味獨特,另外還有黑珍珠和一些海產品,生意還是大可做得的。”

    “前次便聽金華港過來的水手吹牛,張大人將大溪地守備隊的兵丁擴充到了八百餘人,並大造船隻,大肆侵吞周邊的島礁,很多土人部落為之降服。張大人將這些土人多擄到了大溪地島上做工,不然你以為那麽多的種植園勞動力是怎麽來的啊?別的不,大溪地島的總人口在四年多前就突破了三萬五千(含土人),比起那裏,咱拉包爾港卻是走在後頭了哇。其實真要較真論起來,咱就一定比那邊差麽?不見得吧!還不是吃了開發晚的虧!”有水手口沫橫飛地“妄議”起了“大政方針”,矛頭還直指執委會的厚此薄彼,一時間讓其餘幾位水手人人側目,不得不製止了這個大嘴巴繼續下去。

    坐在一旁的丁震聽了曬然一笑。作為穿二代、海軍元老丁偉之子,他對一些大政方針還是知之甚詳的,比如張金華曾經上書提出的“大洋經濟”的概念。這個所謂的大洋經濟,指的是利用此時南太平洋是東岸人後花園的大好時機,多多派遣人和船隻征服上麵的島礁,比如大溪地、薩摩亞、湯加、斐濟、瓦努阿圖、新喀裏多尼亞、所羅門群島、巴布亞島(新幾內亞島)等。張金華坦言,這些島嶼甚至東岸都不需派人直接占領,迫使土人名義上臣服即可,然後將其納入東岸人的經濟鏈條之中,打造一個麵向黑水、東南亞的熱帶大洋經濟圈,必定會獲利頗豐。

    張金華的這個建議在執委會內引起了一定程度的重視,但究竟是否能夠得以實行,老實,丁震也不知道,但他毫無疑問是樂於見到的,因為他的好友於興國目前就經營著這方麵的生意。(未完待續。)

    &l;/br&g;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