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十一章 大洋經濟(二)(3/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6356更新時間:2019-02-06 01:10:35

    不過隨著東岸本土對西米這種作物的需求量越來越大,此類貿易近年來開始減少,大量的西米被裝上船,經澳洲運回本土銷售,獲利頗豐,因為據本土很多達官貴人們非常喜歡這種食物,並願意為之付出高價。這種需求又反過來促進了本地對西米資源的探索,於興國曾經隱約聽人提起,一些膽大的人曾劃著幾十噸的船沿著島群前往東南方的群島(即所羅門群島)一帶尋找西米,真是瘋狂。

    在拉包爾港休整了三日後,1月1日,兩艘風帆船在當地又購買了一些西米,然後啟程南下,在西北風和東澳洲暖流的幫助下,以超過六節的高航速,直向金山港而去。

    1月6日,於興國等人安然踏上了澳洲金山港的土地,並再度下船開始為期兩的休整。船上的廚師也帶著幫工們上岸大肆采購麵粉、玉米、醃肉、蔬菜、烈酒等食物,為接下來一段危險的旅程走南緯40度前往智利做好充足的準備。

    澳洲的人口與經濟在停滯多年後(不斷被南錐抽血),隨著首任開拓隊隊長王炎上任,漸漸開始有了起色至少在西澳一帶,王大隊長新設了三個定居點,分別是位於登馬克城一帶的葫蘆口鄉(因本地海灣形似一葫蘆而得名)、位於孤山港以北的畜牧業重鎮羊寨鄉(後世芒特貝克市附近),以及位於後世羅基加利鎮附近的進步鄉。這三個鄉目前的人口都不多,但意義卻極為重大,畢竟澳洲這麽多年來第一次向外開疆拓土,象征意義不可低估,今後發展成什麽樣,大可以拭目以待。

    不過西澳地區農業條件好,故設立了一些農業鄉鎮,但在條件不怎麽好的金山港附近,王炎卻沒有新設任何定居點,即東澳地區至今仍然隻有金山港一地雖然她的正式定居人口在去年已經突破了七千人經濟也不甚發達,以農牧業為主(甚至牧業已經超過了種植業),故於興國覺得這個城市的未來前途實在堪憂。

    1月8日一大早,休整完畢的船隊離開了金山港,然後穿過了巴斯海峽,經新西蘭附近直朝東航行而去。在經驗豐富的船長的指揮下,兩艘船載著大量貨物和兩百多浙東移民,一路上有驚無險地抵達了智利近海,而此時已經是1659年月日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