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十七章 借刀殺人(一)(3/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6348更新時間:2019-02-06 01:10:39

    不過好在當初鄭勇提前數年就給雅各布大公提了醒,大公本人也做了充足的準備——比如提前把一些財物、藝術品、書籍、古董什麽的打包運到新庫爾蘭,比如把冶金、玻璃、造船等行業的人才分批勸前往新庫爾蘭工作,比如在國內四處招募誌願前往新庫爾蘭墾荒的農民,比如大肆搜羅波蘭立陶宛難民前往新庫爾蘭定居等等,總之是提前了數年搬家,且大公本人在波俄戰爭爆發沒多久之後就去漢堡、呂貝克一帶“旅遊”去了,所以庫爾蘭公國在這次無妄之災的損失其實遠沒有想象中那麽大。

    隻不過,舊大陸的本土被滅國了,庫爾蘭人的損失卻也不能,尤其是在大量本土戰爭難民湧入新庫爾蘭,導致此地的白人數量突破1.5萬人後,新庫爾蘭的財政狀況立刻緊張了起來。休伯特·德·貝弗倫總督對此極為憂慮,他一邊組織敗退而來的庫爾蘭常備軍開始沿著剛果河向深處進發,清剿、抓捕遇到的黑人(賣給東岸人以籌集急需的各類生活物資),一麵組織農民們開始砍伐樹木、開辟田地、造船捕魚,總之是盡一切可能安置暴增的舊大陸難民。

    華夏東岸共和國的新大陸友好互助銀行也在執委會的授意下,向新庫爾蘭提供了六萬元的五年期低息貸款(年利率1.5%,多以物資的形式),以幫助他們建設兩座新城鎮,一座是位於後世索約原址上的寶劍灣鎮,與騎士團要塞隔河相望;另一座則是位於寶劍灣上遊數十公裏處的公爵鎮(位於博馬市原址),一座以捕奴、伐木為主的定居城鎮。這四個殖民據點建立後,庫爾蘭人在剛果河沿岸算是徹底站穩了腳跟,而由於殖民過程中大大仰賴東岸的幫助,新庫爾蘭無論在經濟上還是情感上,與東岸的聯係都非常緊密,這從庫爾蘭大公特許東岸人在雅各布港修建尊道觀就能看得出來。

    庫爾蘭人這兩年賣到東岸的剛果勞務工自然不止一千人,隻不過分配到這裏的隻有這麽多罷了——當然是遠遠不夠用的。不過好在這兩年他們也抓獲了大量的特維爾切人,這些印第安人雖不如黑人那麽“耐用”,但也算是難得的勞動力補充了,這會將被郭漢東押往海安港的數百人就是去那裏修炮台的。在巴塔哥尼亞台地這種窮地方,也就隻能這樣湊合著了,不然還能怎麽辦!(未完待續。)

    &l;/br&g;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