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十一章 南北議和?(3/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6524更新時間:2019-02-06 01:10:40

    “清國倒不倒很難,但這大明卻是要倒啦。”長子韓可昌歎了口氣,忍不住道:“前些時日接我們的那位東岸總爺曾言,去歲湖廣江西那幫闖賊餘孽與大明王師大爆衝突,賊酋李過公然接應叛逃的忠貞營(部分降明的前順軍營伍)進自己防區,為此甚至與衡陽的王師做過了一場,王師敗績。據李過揚言要興兵取下衡陽、贛州諸府,以絕後患,目前這事正僵著呢,聽大東岸兵也在調解,但最終結果如何無人可知。”

    韓可昌是生員,雖然僅僅是個底層讀書人,雖然也在大清治下做了多年順民,但從三觀來終究還是心向大明的。眼下看到南明如此不成器,就連苟延殘喘都有些難了,自然是悲傷難過,歎息不已。

    “糊塗。”韓至美作色斥道,“可昌,你以後是要承繼家業的,休得胡言此等閑言碎語。皇明三百年下,我算是看穿了,確實是氣數已盡。以後這下歸誰,我也不知,保不齊便是南北朝之局。如此一來,我等投了東岸、投了大宋,倒也不算是一樁壞事。此番去了東岸便好生做事吧,多積攢家業、多結交友人、多生兒女,比什麽都強。也許,咱這去了海外的一支,將來在吾族之中也會多有記述呢,如此,爹便心滿意足了。”

    父子幾個又在茶棚下閑扯了一會,便帶著一些家仆繼續推著大車往前走了。車上是從煙台拉來的山貨,集體農莊雖然都是難民,可並不代表大夥沒消費力,更何況東岸人驅使他們幹活也是付錢(雖然極少)的,因此這些產自庫頁島的山貨多多少少也有些銷路,韓家人短短幾個月間就搞起了這樁營生,固然有其人多勢眾、銀錢多多有關,但確實也明這家人經商頭腦不錯了。

    而就在韓家父子忙活著做生意的時候,清廷除繼續在淮安府驅逐盟軍武裝、收複失地之外,也悄然派出了一個使團經陸路抵達了順軍控製區,並亮出了和談的意向——對於向一個地不過三省的地方政權倡言議和,從某種程度上來確實也“有辱體麵”,但清廷是塞外胡族入關,最不在乎的就是體麵,換言之政策也是最靈活的。畢竟,如果通過和談便能獲得一絲寶貴的喘息之機,那麽對清廷來無疑是大大的賺了。

    當然了,議和使團也不光朝大順派了,南明也沒跑了。為此,他們甚至下令已攻到川南的吳三桂停止進軍,為議和做到如此份上,滿清確實也夠拚的了,而這往往也明其內部蘊藏著極大的危機,不過這就很難為外人所知了。(未完待續。)

    ps:    躺在病床上輾轉反側,想到斷更就心慌慌,再加上編輯也給我推薦,便忍者腹痛開始碼字。這章000字我足足碼了四時間,期間之困難不想多。總之是想以實際行動告訴諸君,我會努力更新,本書不會太監。

    &l;/br&g;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