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十五章 出擊的艦隊:港口(3/4)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9002更新時間:2019-02-06 01:10:55

    白棉布銷售不出去,這一年就少了起碼四十萬元以上的利潤。單靠染色布、印花布以及一些紡織新品產生的十五六萬元一年的利潤,對如今用錢越來越厲害的東岸本土而言,無疑是杯水車薪。更別提法國人同樣對其他商品也提高了進口關稅,隻不過幅度沒棉布那麽大而已。這些也將給東岸商品造成一年十多萬元的額外損失,實在令人難以忍受。

    莫三立刻感到了事情的棘手。這次的事情是法國政府搞出來的,再直白一點,就是他們那個權勢熏的首相馬紮然搞出來的。當然他們倒也不是特別針對東岸人,因為他們也對來自荷蘭、葡萄牙和英國的一些商品征收了令人難以忍受的高額關稅。他們這麽做純粹是貿易保護主義和重商主義思想在作怪而已。誰讓東岸紡織品如此囂張,已經行銷了半個法國中南部地區了呢,這時候被人家下黑手往死裏整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這個時候去找法國政府交涉顯然是沒用的。莫三開始分析著,而且他相信以他見到的那些鼻孔長在頭頂的法國人的德行,代表華夏東岸共和國政府去和他們商議關稅稅率無疑是自取其辱。莫三不想第二次被法國人怠慢和羞辱,因此立刻否決掉了與法國佬進行交涉的打算。

    既然外交途徑走不通,那麽看來就隻能用其他手段了。比如用其他方麵的利益來和法國人交換——這一點的可能性同樣無限地;或者幹脆就用商業手段搞死法國的棉紡織工業,讓他們沒有國貨可用——而這一點無疑需要本土執委會製定嚴密的計劃,同時各部門全力配合發動。

    莫三又仔細想了想,最後發現似乎隻能通過這種較為激烈的手段來“提醒”法國人了。法國人要發展自己的棉紡織工業。而他們的本土又不種棉花,需要從加勒比群島或新大陸進口,那麽這裏麵能做文章的地方可就太多了。用資金拉高棉花價格是一條路子,但通過暴力手段阻礙棉花流進法國也是一個很不錯的方法。

    如今戰爭已經結束,東岸龐大的海軍(法國一直到166年才有不到0艘軍用帆船)頓時失去了用武之地。既然如此,何不派他們到加勒比海去轉一轉,神不知鬼不覺地攔截一下法國的運輸船,相信不是什麽難事。反正東岸海軍也不是第一次做海盜了,正常年景海軍一年軍費支出達145萬元(不算造艦費用,隻算維持費。隨著一些輔助艦隻的入役,1650年以後海軍年軍費可能會接近170萬元),這麽浩大的支出難道都指望執委會出麽?戰爭年代還沒什麽,但和平年代仍保留如此規模的艦隊。對財政確實是一個極大的負擔,因此急需海軍自己出去打點野食,想點辦法,不然資金都被軍費擠占了,國家還要不要搞建設了?

    聽馬裏奧這麽莫三也很高興,畢竟現在每新開辟一個財源都很不容易。大家都把錢在手裏攥得死死的,摳一點下來得費上九牛二虎之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