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三十章 悠閑的戰爭歲月(二)(2/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8784更新時間:2019-02-06 01:11:06

    竹莢魚(akerel),日語稱:あじ(アジ)也稱馬鯖魚。廣泛分布於我國沿海及朝鮮、日本沿海等水域。這種魚為中上層洄遊性魚類,遊泳迅速,喜歡結群聚集,有趨光特性。

    竹莢魚,鱸形目,鱸亞目鯵科魚類。側線全部被棱鱗

    體粗壯微扁,呈紡錘形,一般體長0~40厘米、體重150~400克、頭大、前端細尖似圓錐形,眼大位高,口大,上下頜等長,各具一行細牙,犁骨和跨骨有牙、體被細圓鱗,體背呈青黑色或深藍色,體兩側胸鰭水平線以上有不規則的深藍色蟲蝕紋、腹部白而略帶黃色、背鰭個相距較遠,第一背鰭鰭棘9-10根,第二背鰭和臀鰭相對,其後方上下各有5個鰭;尾鰭深叉形、基部兩側有兩個隆起脊;胸鰭淺黑色,臀鰭淺粉紅色,其他各鰭為淡黃色。

    形態特征

    背鰭1,8,1-0~;臀鰭,1-6~0;胸鰭0~1;腹鰭i-5;尾鰭17。側線上有稜鱗68~71。體紡錘形,側扁;體長為體高.6~4.倍,為頭長.8~4.倍。頭中等大。頭長為吻長.1~.8倍。為眼徑.4~4.0倍。吻錐形。脂眼瞼發達。前部達眼前緣。後部達瞳孔後緣稍前。口大,口裂傾斜。前頜骨能伸縮。上頜後端呈截形,達瞳孔前緣的下方。上下頜有一列細牙,犁骨牙群呈箭頭形,齶骨及舌麵中央均有細長形牙帶。鰓孔大。鰓蓋條7。鰓耙1~16 6~40。有假睱鰓。體被圓鱗,易脫落,頭部除吻和眼間隔前部以外均被鱗,身體和****都有鱗片。側線自起點至第二背鰭始部下方。幾呈直線狀,以後斜度甚大,斜向下方,但至第二背鰭7~9鰭條下方起至尾基成為直線狀。側線上全被稜鱗,68~71個。稜鱗高而強,在直線部連接呈一明顯的隆起脊。第一背鰭有一向前平臥棘與8鰭棘,棘間有膜相連。第二背鰭有l鰭棘,0~鰭條。臀鰭與第二背鰭同形,有1鰭棘,6~0鰭條。其前方有短棘。胸鰭鐮刀形,腹鰭短。胸位。尾鰭叉形。幽門盲囊長條狀,約十幾個。脊椎骨10 14。背部青黃帶綠色,腹部銀色,鰓蓋後上緣有一明顯的黑色斑,各鰭草綠色。[1]

    生活習性

    為來回在海洋中層與海麵間的一種洄遊性魚類,體態多呈流線型,體色則與其它表層魚一樣,上下顏色不同,背部為暗綠色,由上看與海水混淆不清,腹部是銀白色,由海中往上看,和水麵的反光同色,如此形成了逃避金槍魚等大型回遊性魚類攻擊的保護色。

    分布範圍編輯

    竹莢魚在太平洋、大西洋均有分布,現已成為世界主捕魚種之一,其有三大支群:北太平洋西部竹莢魚,在我國南海、東海、黃海、渤海均可捕獲;

    大西洋竹莢魚,在南非和西非的撤哈拉、毛裏塔尼亞、塞內加爾沿海集群;智利竹莢魚也稱東南太平洋竹莢魚,體呈長圓筒狀,與我國東海產竹莢魚相比,其體形細而長。

    在東南太平洋的秘魯和智利水域(南緯7~50°)均有分布,但主要在智利水域,在智利經濟區外的公海海域資源量也很大。

    東南太平洋竹莢魚儲量豐富,據資料顯示大約在000~500萬噸以上,1995年該

    漁區捕獲竹莢魚為495萬噸,達曆史最高水平,僅次於該漁區的擬沙丁魚而居第二位。智利竹莢魚主要為智利本國經濟區的漁獲,其次為公海海域的遠洋捕撈。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主要有前蘇聯、古巴、保加利亞、日本和韓國遠洋船隊在此捕撈竹莢魚,之後由於前蘇聯的解體和諸多經濟因素影響,上述各國相繼退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