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五十二章 台地(十)(3/4)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9054更新時間:2019-02-06 01:11:12

    養蜂業

    在潘帕斯大草原,原生態蜂場產蜜已有幾百年的曆史,早在1851年,就有文字記載養蜂,隨歐洲移民的遷入,西方蜜蜂被引進到了阿根廷。阿根廷也是南美洲養最發達、年產蜂蜜量最高的國家,在歐盟對中國蜂蜜出口限製後,阿根廷的大草原蜂蜜出口量躍居世界第一,眾多蜂蜜大品牌都用阿根廷大草原蜜作為原料來做貼牌加工。生活在潘帕斯大草原的人們習慣用大草原蜜塗抹在麵包上食用,蜂蜜成為當地人享受生活的重要部分。

    放牧業

    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場放牧業,是世界大牧場放牧業的典型代表,以牧業為主。這裏發展的大牧場規模大,不少經營單位經營的草場麵積在5000公頃以上,經濟效益良好。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上的大牧場牧牛業,因其良好的經濟效益,成為世界大牧場經營的傑出代表。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氣候溫和,草類茂盛,是世界上優良的然草場之一;地廣人稀,而且土地租金很低,為牧場的大規模經營提供了可能性;距海港近的區位優勢,促進了牧場的商品經營。在歐洲人到來之前,印第安人就在這裏自由自在的放牧。

    潘帕斯草原

    潘帕斯草原(張)

    歐洲人到來之後,潘帕斯草原逐漸被四周圍有鐵絲網的大型放牧場所分割,粗放的自給自足的放牧業被密集的商品畜牛業所取代。大牧場歸牧場主所有,原先自由自在的牧牛人,被牧場主雇傭到牧場來放牧牛群。

    阿根廷地廣人稀,所產牛肉主要供出口。鐵路的貫通,便於把肉牛運到港口城市屠宰加工後外運;海上冷凍船的發明,使潘帕斯牛肉的市場擴展到歐洲。為了保證潘帕斯牧牛業的發展,阿根廷人一方麵采取圍欄放牧、劃區輪牧,種植飼料,打井機保證人畜飲水和牧草生長用水等措施,使牧場不退化;另一方麵飼養良種牛,加強對良種牛的培育,以及對牛群病害的研究。潘帕斯畜牧業商品化、專業化、地域化程度高,已成為牧場放牧業的典型。

    農莊牧場

    阿根廷有成千上萬個農莊牧場,像一顆顆璀璨的明珠,星羅棋布散落在碧綠的潘帕斯大草原,這些農莊成

    草原風情

    草原風情

    了人們旅遊和休閑的去處。

    在阿根廷,開辦旅遊的莊園大多已有上百年甚至幾百年的曆史。他們之中有的是普通農家牧人的宅院;有些則是曆史名人、富豪、將軍甚至總統的私宅別墅。他們的舊主人來自世界的各個角落,因此莊園的建築風格各異。有的大莊園,如位於恩特雷裏奧斯省的19世紀50年代的阿根廷總統烏爾基薩的莊園,占地數十公頃,建築材料幾乎都是從法國運來,不僅規模龐大,而且建造精美,可與歐洲王室的王宮相媲美,是不可多得的宮殿式建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