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六十二章 以打促和(十三)(3/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8706更新時間:2019-02-06 01:11:14

    舟山是中國最大的海產品生產、加工、銷售基地,素有“東海魚倉”和“海鮮之都”之稱,舟山港灣眾多、航道縱橫、水深浪平,是中國屈指可數的然深水良港。現今已展成為海洋經濟強市,亦是一座海洋文化名城、海上花園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級衛生城市。[1]

    1年******批複了《浙江舟山群島新區展規劃》,舟山群島新區未來要成為浙江海洋經濟展先導區、海洋綜合開試驗區、長三角經濟展的重要增長極;要建成我國大宗商品儲運中轉加工交易中心、東部重要的海上開放門戶、現代海洋產業基地、海洋海島綜合保護開示範區和6海統籌展先行區,努力打造麵向環太平洋經濟圈的橋頭堡。15年舟山實現gdp同比增長9.%增位列浙江第二、全市人均gdp957元位列浙江第三。[]

    氣候特征

    舟山群島四麵環海,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冬暖夏涼,溫和濕潤,

    舟山市風光

    舟山市風光(張)

    光照充足。年平均氣溫16左右,最熱8月,平均氣溫5.8~8.;最冷1月,平均氣溫5.~5.9。常年降水量97~16毫米。年平均日照1941~57時,太陽輻射總量為4161?~45981?焦爾/平方米,無霜期51~,適宜各種生物群落繁衍、生長,給漁農業生產提供了相當有利的條件。空氣自然淨化能力強,溫差變化,適宜展精密度高的新興工業。由於受季風不穩定性的影響,夏秋之際易受熱帶風暴(台風)侵襲,冬季多大風,七八月間出現幹旱,是舟山常見的災害性氣。

    水文特點

    舟山市水文情況複雜,地表水係不育,多源自丘陵腹地,呈放射狀蜿蜒入海。水係受海島規模影響,流程短,匯水麵積,受暴雨影響,水位暴漲暴落,易引山洪等自然災害。海岸潮汐屬不規則的半日潮,潮流以往複流為特征,漲潮流向西,落潮流向東,漲潮流大於落潮流。海水的潮汐及台風巨浪作用對島嶼海濱的影響較大,尤其是潮間帶地段。[4]

    地形地貌

    舟山境內多山,丘陵廣布,為海島丘陵區,是台山脈的餘脈及其北東延伸入海的出露部分,海島地形起伏,中央綿亙山脊或分水嶺,海拔一般在~米之間,山間和海濱分布有塊平原。海岸線蜿蜒曲折,以基岩和泥質海岸為主,少量砂質海岸。地貌類型可海積、衝海積平原區(包括堆積海岸地貌)、山麓溝穀平原區、侵蝕剝蝕低丘區(包括侵蝕海岸地貌)、侵蝕剝蝕高丘區。

    地質特征

    舟山屬於華南地層區東南沿海分區舟山區,出露地層主要有上侏羅統和第四係。上侏羅統以中酸—酸性火山碎屑岩為主,少量酸性熔岩和火山沉積岩,屬鈣堿性係列或弱堿性岩係。第四係鬆散沉積物分布在海積、衝海積平原區和山麓溝穀地帶,厚度變化較大。

    舟山位於華南褶皺係浙東南褶皺帶麗水—寧波隆起新昌—定海斷隆的東北部,也是浙閩沿海燕山期火山活動帶的北段,溫州—鎮海北北東向大斷裂帶從編圖區西部海域通過,昌化—普陀東西向大斷裂帶位於編圖區以南,龍泉—寧波北東向斷裂帶斜貫編圖區。在長期的地殼運動中,它們逐步展,與北西、北北西和南北向斷裂共同組成了縱橫交錯的基本斷裂格架,並對編圖區火山機構、沉積盆地的形成和展,對地形地貌的變遷具有控製作用。[4]

    自然資源(未完待續。)8

    &l;/br&g;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