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六十七章 阿穆爾河新氣象(三)(3/4)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11170更新時間:2019-02-06 01:11:16

    主權問題編輯

    阿克賽欽是由新疆進入西藏的必經之地,阿克賽欽在元朝後期準噶爾的大軍及蒙古熬茶禮佛的行旅都是從此進西藏,滿清雍正時設立拓置局管轄,1951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解放軍就是從阿克賽欽到阿裏的。1846年英國吞並查漠--克什米爾後,聲稱拉達克(原本屬中國西藏地方政府管轄的地區,是克什米爾的一部分)應歸英印政府統治。在未等清政府同意的情況下,便占領拉達克地區。後來,在標定拉達克和西藏的邊界時,英國侵略者為了尋找一條便於侵略中國新疆腹地的捷徑,於1865年派遣印度測量局官員約翰遜潛入新疆南疆地區,從拉達克進入阿克賽欽最後到達新疆的和田,通過“勘察”繪製地圖,把阿克賽欽視為無主地,同時把阿克賽欽、摩河穀及喀喇昆侖山以北廣大地區劃入附屬英國的印度克什米爾版圖,將萬平方公裏的土地標畫進英國和英屬印度,將中國和印度分界線畫在了昆侖山一側,即所謂“約翰遜線”。對於這條“約翰遜線”,英國政府並未知會當時的清政府。

    根據曆史資料記載,曆代中國政府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並不知道此事。中國政府從未承認“約翰遜線”。根據曆史資料,英國和印度政府的勢力從未進入該地區,也未在該地區行使權力或建立行政機構。關於阿克賽欽的主權問題,印度的依據是所謂“約翰遜線”。印度獨立後,繼承了英屬時期宗主國英國的殖民思想,1956年印度軍次派巡邏隊進入該地區,被解放軍逮捕並驅逐。196年,中國和印度爆邊境戰爭,中**隊在印度的西邊、中部、東邊三線取勝後,宣布停戰,並撤回雙方實際控製線以北公裏,但關於阿克賽欽主權問題卻沒有得到解決,雖然世界公認阿克賽欽為中國領土,但印度和中國仍然在爭論阿克賽欽主權的問題。

    實際控製編輯

    阿克賽欽地區,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和西藏兩自治區交界處,麵積大約萬平方公裏,作為新藏公路的必經地段,孔繁森去世時經過此地區。

    阿克賽欽為中國領土,但印度方麵無理地認為此地屬於印控克什米爾地區,拒絕與中國簽訂合理的邊境條約,並挑起邊境爭端。

    此地絕大部分屬於新疆和田地區管轄,南部很一部分屬於青藏高原西南部地區的西藏自治區阿裏地區管轄。阿克塞欽地區的巴裏加斯為印度方麵控製,其餘為中國管轄。

    新藏公路從阿克賽欽地區經過,這一地區對中國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印度曾以中國在這一地區鋪設公路為借口,動中印戰爭。

    中印邊界從未有兩國政府都承認的條約,邊界糾紛解決的難度和複雜性因此增大。作為新疆西藏公路的必經之地,在戰略上這一地區有重要的意義。由於中印兩國在尊重彼此既得領土的意見上達成了一致,因此大大降低了這一地區再次生領土爭端的可能性。

    中國政府一貫表示對位於中印邊境西段的阿克賽欽地區不存在領土爭端,因為阿克賽欽地區自古為中國領土。

    作用編輯

    [1]阿克賽欽自古以來是從新疆到達西藏的重要孔道,新藏公路從這裏經過,阿克塞欽

    阿克塞欽

    阿克塞欽

    是由新疆進入西藏的必經之地;阿克塞欽居於中亞的製高點,緊鄰印度的都和中心城市,一旦中印生戰爭。中國的重裝部隊從阿克塞欽衝下來,可以輕而易舉的攻破印度都新德裏,而孟買等印度的經濟中心地區就變得岌岌可危。中國如果從阿克塞欽攻打印度,很大程度上會使印度再次處於戰略劣勢。同時,巴基斯坦是牽製印度的重要力量,也是中國控製中亞的橋頭堡和穩定新疆的屏障,在印度和巴基斯坦戰爭爆時中國可以有力的支持巴基斯坦,很大程度讓印度戰而不勝。陷入腹背受敵的被動局麵。因此阿克塞欽對在印度來是一塊關鍵的地區。印度也清楚這一點,所以印度多次要求中國把阿克塞欽給它,同時阿克塞欽是中亞的製高點,居高俯視中亞各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