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七十章 第二次英荷戰爭的節奏?(第五更)(1/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8598更新時間:2019-02-06 01:11:17

    166年11月下旬,佛得角群島,晴。≯ >

    秋冬季節的佛得角群島正是一年中最幹旱的季節,即便是素來以降雨較多著稱的福古島(去年一年東岸人測量到了495毫米的降水,與之相對應的,博阿維斯塔島隻有6毫米的降水,是最幹旱的島嶼),這個時節上也是沒幾個雨滴落下來的,整個大地就如同其地表顏色一般,灰暗、蕭瑟,了無生氣。

    在這個帶有撒哈拉沙漠特征氣候的影響下,佛得角群島曆史上屢次生大旱災,從18世紀到世紀7年代有數據記錄的多年中,竟然有58年是幹旱年,累計造成了約5萬人的死亡,且死亡原因多數是饑荒——在生旱災的時候,由於島上缺乏河流、蓄水水庫,不但導致人畜飲水困難,同時也會使得地裏的糧食大麵積絕收,而這無疑是造成饑荒的最主要因素,這裏終究是太過於幹旱了啊!

    不過,佛得角群島這15個大大的島嶼縱然缺點再多,也無法打消東岸海軍對這裏的覬覦。無他,佛得角群島的地理位置實在是太好了,地處歐、亞、美三大洲的要衝之地,且聖維森特島上還沒露煤炭可供開采,這對東岸人來吸引力不是一般地大,也難怪海軍部派了一批戰艦組成臨時特遣艦隊駐紮於此了。

    目前,東岸人已經通過各種途徑66續續往佛得角群島移民了六百多人,其中五百名是來自淮安府的明人移民,剩下的一百多人是從巴西占領區強製遷移來的圖皮印第安人。另外島上還有數量在四百左右的特蘭西瓦尼亞戰俘勞務工,他們在數十名東岸雇傭兵(在意大利雇傭)的看守下,於聖維森特島上修建碼頭、平整道路,同時試著采掘煤炭,工作還是蠻辛苦的。其生活所需用品及一應食水,由每早晚兩班的槳帆船輸送到島上,因此東岸人也不虞這些外籍勞務工出什麽幺蛾子,食水一斷,那就是個死字!

    整個佛得角群島的農業生產也基本已經恢複到了往昔的程度,除了畜牧業之外。眾所周知,由於佛得角各島上河流稀少、水源極為匱乏,又缺少大型儲水設施,故每年七成以上的降雨都被陽光蒸掉了,因此農業展得極為艱難,隻在少數有季節性河流的平地上、在少數有水塘存在的火山裂隙處,才能展起規模有限的農業,且多以種植麥、玉米、花生、高粱等旱作農業為主,偶爾有一些農戶在住所周邊種些香蕉,就已經是島上難得的佳品了。

    據本土農業部派過來的幾位技術員們長達一年時間的踏勘現,整個佛得角群島15個島上適宜展開農業種植的麵積不到總麵積的1%,且能改造為水澆地的耕地麵積甚至不足全島麵積的1%,約在公頃的樣子(多位於聖地亞哥島和聖安唐島),其餘全是旱地(且其中相當部分注定是無法利用的),也是夠可憐的。

    但正如前文所述,海軍、交通部、南海運輸公司等部委企業都看上這裏了,因此使得執委會最終決定要拿下佛得角群島,至不濟也要拿下其中的一部分,以作為未來遠洋船隻、戰艦停靠補給、避風及維修的場所,同時這裏還能補充燃煤,多好,而這顯然也正是本土選派了相當一部分移民和幹部過來定居的原因所在。畢竟沒有這些來自本土的民眾,佛得角群島上的那剩下的不到一千葡萄牙人實在不能讓人放心。

    166年11月下旬的這一,“執委會”號三甲板戰列艦二副、海軍中尉李澤*民正在普拉亞港內無聊地擦著自己的皮靴,這個貧瘠幹旱的地方連個漂亮的娘們都沒有,這真真是讓海軍李部長的大公子愁得不行。遠處海麵上開來了兩艘懸掛荷蘭旗幟的商船,李某人沒有在意,因為這個時節經佛得角前往加勒比海的歐洲各國商船太多了,實際控製佛得角群島的東岸人也允許這些外國商船靠岸補給,隻要你繳納一定數量的入港費用即可,反正東岸人的這支的分艦隊此刻就停泊在聖地亞哥島上,外國商船來普拉亞港停靠也不用擔心會造成什麽嚴重的威脅。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