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十一章 河間(二十)(3/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8682更新時間:2019-02-06 01:12:01

    許信還是記得黎達彥這個老朋友的,畢竟作為華夏東岸共和國的頭號筆杆子、禦用文人、第一鼓吹手,黎達彥還是時常出入各部委乃至政務院、執委會大院的,與執掌外交、貿易係統多年的許信也是時常得見,雙方的關係也是維持得非常不錯——當然這也是黎達彥多年來曲意奉承、心謹慎的成果。

    許某人對黎達彥的到來非常高興,兩人站在一邊敘了好久的舊,直到工作人員提醒準備工作一切就緒且西班牙人的代表已經臉色不善之後,這才適時結束了交談,正式開始了土地交割的程序。

    交割的程序其實也很簡單,無非是一同客套廢話,然後雙方審閱由漢語、西班牙語寫就的文件,無誤後簽字、換約,交割完畢,就這幾個步驟!大概是西班牙王國的代表覺得臉上無光的緣故,又或者是他們本就知道河間地區早讓東岸人越境墾殖滲透得不成樣,因此他們很快就完成了整個儀式,並且全程冷著臉好像全世界都欠了他們錢似的。

    許信沒在意對方的態度,在同樣飛快地簽完字並與西班牙人換約完畢後,他又花了一些時間配合畫師們將這個曆史性時刻用畫筆記錄下來,然後才走到一邊,與黎達彥一邊抽煙一邊閑聊:“中央將土地交割儀式定個河間新成立的保塞縣,其中意味其實也是很明白的,那就是河間地區將是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的移民重點地區之一。隨著本土東部沿海老工業區、商業區農業的日漸衰敗和人口的日漸增長,河間地區這種拿了大量公地分配指標的邊疆地區,未來將迎來一個大展時期,尤其是對農業來更是如此。”

    黎達彥明白許信這話的意思,其實正如他之前所的,在工商業較為達的東部沿海縣份,人們越來越傾向於從事收入較高的工商業,而不是收入多年來幾乎沒什麽實際上漲的種植業。黎達彥多年前也曾經經常去鄉下采訪,當年農民們總是一門心思撲在自己的田裏伺候莊稼,妻子和女兒也要喂養牲畜、打掃牲畜欄裏的糞便,有時候甚至為了讓家裏有充足的勞動力還不讓孩子去數公裏外的學讀書,由此可見一斑。

    但在國家展三十多年後的今,這樣的人已越來越少了,因為誰都明白孩子如果是個文盲的話,那麽他將找不到什麽高收入的工作。再加上肉類乃至穀物價格的下跌,很多原本種植麥的土地被改種蔬菜、水果、大麥、亞麻等經濟作物,農民們——至少是第二代成長起來的年輕農民——越來越難以安分地守住自己的份地,他們紛紛跑到城市中試圖找一份較高收入的工作,就成了這個年代越來越流行的一種行為。因此,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至少在東岸經濟最達、曆史最悠久、人口最多的東部沿海縣份,耕地的實際增長麵積其實是較為緩慢的,或者跟不上人口增長的幅度,東岸的農業區已在經濟和政策的雙重作用下,越來越向外圍——或者邊疆區——延伸,尤其是在交通條件大展使得商品運費低廉得無以複加的當下。

    “穀物和肉類價格的下跌,已經對東部沿海縣份的農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們不得不結成更高效、更緊密的合作社來對抗無情的市場,並停止了部分道路、建築和排水工程,清淤水渠、河道的工作也不那麽積極了,在使用肥料方麵也日益節儉,但農業機械化的程度卻有所提高。”許信最後總結道:“社會經濟的展,對人們的生活已經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未來東岸的農業產出,我看主要還是得指望如河間這樣條件得獨厚的新拓之地了。”(未完待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