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四十八章 義成與新華夏的轉型(3/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8428更新時間:2019-02-06 01:12:14

    甚至於到了最後,義成地區因為物資的極度匱乏,甚至不顧本身勞動力不足的狀況,開始向大澤鄉、多凡鎮一帶的商人出口斯威士或通加奴隸,也是無奈得緊。要知道,義成地區行署前陣子曾經做過一次估計,覺得整個操斯威士語的部族總人口大約在四五萬人的樣子(後世歐洲殖民者19世紀前半葉來到斯威士蘭時,當地約有六萬三千名斯威士人),而通加人的數目雖然不止五萬人,但也多不到哪去,頂多七八萬人的樣子,因此實話義成地區的建設,是無法奴役到足夠的黑人奴隸的。就這樣一種窘迫的狀況下,他們還要向新華夏島的種植園輸出黑奴(同時也向河中地區的黑八旗輸出黑奴換取高粱米和牲畜),確實聽起來有些匪夷所思的,當然這或許和他們的最高長官、地區專員邱海洋本人是一個比較敵視黑人的家夥有關吧,他不怎麽喜歡看到自己的地盤上生活著大量的黑人。

    相信隨著東岸人在義成地區活動的越深入——目前阻擋東岸人鯨吞土地的最大麻煩不是黑人的反抗,而是斯威士人地盤上極為嚴重的瘧疾疫情——這總計十多萬斯威士人、通加人乃至祖魯人,其下場應當都不會怎麽好。運氣差點的,大概會在東岸人的建築工地或種植園內直接被累死、打死,運氣好點的,也就是幹了七年時間重活後,拖著病怏怏的軀體,拿著少得可憐的一點遣散費用,到自由邦去苟延殘喘,這也是他們最好的歸宿了。而騰空了這些黑人,義成地區也將成為東岸國民的樂土,也就是,東岸人的幸福是建立在班圖黑人的無邊痛苦之上的,但這種種族之間的競爭,本就是異常殘酷、沒有任何溫情脈脈可言的,難道不是麽?

    南非這種寶地,自然是“有德者”居之,怎麽可能讓給班圖黑人呢?更何況,對於南非的原住民科伊桑紅種人來,來自北方的班圖黑人也是外來者,幾百年來搶走了他們無數的土地,殺掉了他們無數的同胞。既如此,班圖黑人也就沒什麽資格指責同為外來者的東岸人了,大家的手段彼此彼此嘛,別無二致,都為了種族的延續和生存空間的爭奪。

    好吧,言歸正傳。新華夏開拓隊隊長黃儀也是看過本土對義成地區的遠景規劃的,在這個遲早被劃為本土進行重點建設的地區,未來可能會興起諸多新華夏島隻能看著流口水卻囿於地位問題而無法涉足的產業,比如毛紡織業、皮革加工業、煤化工、冶金、機械製造、農產品深加工等等。因此,如何在義成地區的這個展過程中及時調整自己的經濟結構,使得與其進行互補,對於主政新華夏地區的官員們來,幾乎就成了必修課了。

    得再直白一點,那就是新華夏島不是本土,是殖民地,是不怎麽允許展工業的,更別提煤化工、冶金、機械製造等“高級產業”了。因此諸如原本打算開鐵礦進行冶煉、加工的項目就可以歇一歇了,否則未來即便展起來,肯定也無法和義成地區有國家扶持的產業進行對抗,隻能白白浪費人力、物力和時間,殊為不智。

    新華夏島的未來,大概除了咖啡、可可、蔗糖、煙草、劍麻、香料、香草、棉花等熱帶經濟作物種植園之外,就在於利用其獨特的區位優勢進行轉口貿易了。也就是,新華夏島未來應該放棄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堅持以種植園經濟和針對奧斯曼、波斯、印度乃至澳洲等地的貿易為主,展工業乃至重工業,既有挑戰本土政策紅線的風險,在資源和經濟方麵也頗多困難,注定了前途渺茫的——這不是空話,因為就資源和環境而言,這個島展工業的條件未必就比遠東的黑水地區強多少呢。(未完待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