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六十四章 河間(二十三)(3/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8336更新時間:2019-02-06 01:12:18

    與保義河大堤一起拿到手的項目,還有一些附屬的房屋建設項目,不過這卻不是保義縣,而是水利部的專有項目,資金也是水利部門撥下來的。值得一提的是,這次水利部項目的房屋建設,將是東岸曆史上第一次將大型鑄鐵件引入工程建設領域,比如鑄鐵做的立柱、橫梁、窗框等等。之所以如此,主要還是出於防火考慮,另外就是鐵製品的價格在如今的東岸確實已經較為便宜了,並且鑄鐵件也能做出許多不同風格的裝飾物,比起石質雕刻件來雖然從美學角度上來看有所欠缺,但勝在量大便宜啊,畢竟不是什麽人都能請得起石匠來自己家裏雕刻窗欞的。而鑄鐵件開始取代部分木質結構,或許體現了東岸人在建築材料上的多種選擇。

    “保義河大堤項目你也清楚的,包含大堤本身、一些附屬建築,另外就是少數支流、汊流的導水牆項目。”坐在相思木打製的辦公桌後的趙科,又看著戈什金沉聲道:“前麵兩個你做得多了,都很了解,後麵這個導水牆我想有必要和你仔細……”

    話保義河(巴拉那瓜蘇河)作為巴拉那河下遊的主要汊流之一,水量、河床寬度、深度自然都是合適的,也能通航大型船舶。不過對於附近的一些支流來,情況就要複雜很多了,有些可以,有些不行,必須加以疏浚,甚至修建導水牆,比如這會戈什金建築公司拿到的幾個項目就是。

    所謂導水牆,指的是在在河口兩側修建的石牆,作用是集中水流、加深河路,使得能夠通行吃水更深的船隻,對於航運業來作用較大,尤其是在水量不豐的季節。而修建導水牆也是個麻煩事,先需要等到枯水季節,將河床內流淌著的不多的水流引走或截斷,然後用蒸汽犁翻鬆河底幹涸的沙地,將這段河道加深、拓寬,然後才能在此基礎上修建石牆,工程量其實也是相當不的。至於一些被河水覆蓋著的淺灘或者水量較大無法截斷的河流,就隻能就地安裝設備搞了,比如在河岸上安裝一個手動絞盤來帶動特製的耙或者犁,然後被翻鬆的泥沙會逐漸被河水帶走——你當然也可以租用蒸汽挖泥船,但不這種船有多難租到,就一些河底的情況,也是不宜使用挖泥船的,隻能通過上述這些笨辦法。

    所以,我們便看到了,戈什金建築公司承接的導水牆項目,其實也包含了附帶河段的疏浚清淤任務以及清理出來的淤泥的運輸(當然這些淤泥可以出售給當地農民,或者讓他們自己來運走,應該會有人動心),不然你以為這個項目給出的預算為何會這麽高?保義縣政府、地區行署、水利部都吃飽了撐著了麽?

    而通過這些項目,我們也可以管中窺豹地看出,華夏東岸共和國在新得的河間地區的水利設施的建設上,又是投入了多麽巨大的精力。五十年15萬中央投資,還有地方政府配合的投資,以及民間人士自己搞的鬃崗、圍堰,這下的本錢可就海了去了。可以想象一下,當五十年後這些水利設施的投資初見成效後,已成魚米之鄉的河間地區又有著達的航運業所帶來的便利,經濟想不起來都難啊,潛力可能不比東岸大草原差多少。(未完待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