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七十七章 山*東地震(九)(2/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8564更新時間:2019-02-06 01:12:22

    不過,郭普夏也對左營的實力微微有些疑問,擔心他們是否能夠有效承擔起牽製吳三桂部側翼的重任,使其不得全力南下。要知道,他們側翼可還有著二十多萬襄陽清軍呢,雖然他們同樣直麵大順中營、前營、右營的牽製,但一個疏忽就有可能給左營帶來慘重的損失。他們隻有七萬人,裝備一般,訓練一般,戰鬥力隻能馬馬虎虎,一旦實力大損,這鄖陽府還能守得住嗎?

    根據東岸人手頭掌握著的情報,大順左營怎麽看都不能稱為一支現代化的軍隊。雖然近些年來他們已經開始逐漸轉換思想,革新戰法,添置軍械,但這步伐實在是太慢了,慢得比起隔壁的吳三桂都快不了多少。目前,左營上下共有新舊火槍四千二百餘杆,從長江下遊輾轉運來的東製火炮二十餘門,且多已逼近壽命極限,除此之外便是一些雜七雜八的冷兵器、鳥槍之類的傳統武器了。

    而且該部士兵體格普遍不甚健壯——這也是此時大順控製區的老毛病了——畢竟營養差。東岸人曾經做過一次測試,有關大順五營軍士體格的調查,結果現大順軍士的平均身高、胸圍、骨架、體重遠遠低於東岸軍士,甚至有些骨架明明比東岸軍士大的順軍士兵,其體重也大大遜色於東岸人,這或許是因為東岸軍士營養供給充足、平日裏注重體能訓練的緣故,這從雙方士兵在握力上的差距也能直觀地反應出來。

    身體素質上有差距、肌肉力量上有差距、心肺功能上有差距(東岸士兵的平均肺活量過順軍5毫升以上),戰場運動機能和情緒穩定程度上也有差距,更別提雙方軍事戰鬥技能和新戰法知識方麵的差距了,一旦雙方打起來,同等數量的順軍和東岸士兵,絕對會在極端的時間內分出勝負——自然是順軍方麵大敗虧輸了,要知道,在遠東服役的東岸官兵可不是什麽沒戰鬥經驗的菜鳥新丁,在經驗這一項上順軍占不到什麽便宜。他們唯一可恃的,大概就是部分精銳營頭自帶的那種屍山血海殺出來的氣勢,但在麵對東岸人時有什麽效果就很難了。

    左營這樣的水平,真的能夠對清軍造成足夠大的牽製作用嗎?郭普夏稍稍有些懷疑。這幫人缺糧、缺錢、缺物資、缺軍械、缺役畜,甚至還缺人——順軍左營士兵的平均年齡比中營、後營大8歲零5個月,比襄陽清軍大4歲零6個月,也就普遍老齡化較為嚴重的吳三桂大軍能和其“媲美”了,而且全營士兵年紀分布極不均勻,差距極大,郭普夏就見過有不滿15歲的左營士兵上陣打仗的記錄——戰爭是一門係統的科學,人們必須遵循其客觀規律,想要戰爭取得勝利,就必須從一點一滴的事做起,而不是像很多明清文人腦殘意淫的讀幾本兵書、來幾個錦囊妙計、嘴炮一番正氣凜然的大義就可以的,若如此,當時滿腹經綸的楊督師又怎會被目不識丁的老奴打得一敗塗地?

    罷了!不管水平如何,隻要他們能夠做出正確的戰略抉擇,腦子不犯渾,關鍵時刻知道該怎麽牽製吳三桂,使其不打破中國戰場的均衡,就可以了,別要求太多。大不了,自己這方想辦法給左營多輸送一些武器裝備,幫他們多整訓一些現代化的部隊,讓他們有更多的底氣應對實力日漸上漲的清軍,就可以了。要知道,襄陽清軍的戰鬥序列中也正在越來越多地列編火繩槍兵和炮兵編製呢,戰法也有從荷蘭東印度公司偷偷派來的雇傭兵教授,其整體實力是在緩慢上升的,與東岸人之間的差距也在縮,順軍若是不與時俱進的話,怕是撐不了多少時日!

    與劉國昌等人談完軍事援助與未來應對的事情後,郭普夏又提起了是否可以從順軍控製的夔州府搜羅、采購一些草藥的事情,比如某種名為“臭蒿”或“黃花蒿”的植物。這種東西是本土衛生部來的請求,據是為了采購一些這種植物運回國內研究、分析,好像是要嚐試提取一種物質的緣故(但目前看來似乎幾十年內都沒可能,技術和工藝水平不達標……),也不知道為何非得指定夔州府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