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七十八章 山*東地震(十)(1/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8412更新時間:2019-02-06 01:12:22

    1669年4月,鴨綠江畔已是春暖花開、冰雪融化的季節。  ..

    廖得功上尉行色匆匆地從長甸鄉(隸屬於寬甸縣)趕到了寬甸縣,這裏剛剛接收了很多移民,正在忙於春耕的籌備工作,因此作為遼東軍管區的最高長官,廖得功百忙之中還是過來了,打算看看這邊的情況。

    寬甸縣城剛剛接收了過兩千五百名移民。值得一提的是,這些移民除部分是來自山*東西四府的災民外,另外還有過一千五百名來自南方寧波府的移民。這聽起來似乎有些匪夷所思,但仔細想想的話其實也很正常,無他,隻怪如今寧波府的人口密度有些高了,據估算總數不下百萬(樂觀的人甚至猜測可能有一百二十萬的樣子),不得不向外輸出人口。

    一百餘萬人口,擁擠在寧波府十縣(含東岸人占據的台州府北半部臨海、寧海、台及舟山群島改來的舟山縣四地)範圍內,確實是有些密集了,尤其是當地除寧紹平原外,南半部分以山地居多,雖然利於茶葉等經濟作物的種植,但糧食產量終究有所不足,不得不每年從荷蘭東印度公司輸入大量南洋稻穀過活。

    經濟的繁榮、食物的充足,以及相對良好的衛生習慣的養成,使得寧波府的人口開始了高增長,山*東、黑水一度成了寧波的糧食、肉魚來源基地,每日裏竭盡所能供應寧波日漸增長的需求。

    這樣一種經濟模式本來運行得還是蠻好的,隻可惜被連年的災難給打破了:山*東水旱蝗震四災頻,大量難民湧入登萊(梁向儉也在萊州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擴張),導致登萊糧食完全不夠吃,百姓麵臨著饑餓與死亡的威脅。麵對這樣一種情況,寧波府也被迫毀桑改糧,大量農田被改種糧食減少自身消耗,就連一些茶園都被種上了豆子、紅薯等雜糧以補充庫存,好讓從南洋輸入的稻穀可以被更多地運往山*東救急,這些無疑都慢慢促成了寧波府經濟模式的轉變——糧食種植業是不需要太多的勞動力的(相比生絲行業而言),而且因為對外貿易的銳減使得商業凋敝,所需要的從業人口大減,故原來繁華無比的定海港街頭一夜之間多出了很多衣食無著的城市貧民,他們沒有了工作,家裏卻還有妻兒嗷嗷待哺,幾乎成了寧波府的一個社會問題。

    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向外擴張並輸出移民就成了必然的選擇,否則很可能會出亂子。而南方、登萊兩大開拓隊在多番協商之後,目前已經初步確定鴨綠江右岸的遼東大地為第一批寧波移民輸出目的地。更準確地,目前名義上歸屬登萊開拓隊管轄、地廣人稀的丹東、寬甸二縣將成為批接納寧波移民的地方。

    考慮到在安全形勢複雜的遼東地區墾荒,花費勢必不,因此接收移民不是無償的。事實上按照規定,每個來自寧波府的移民都必須為每畝荒地支付高達七元的對價,否則就隻能在遼東大地上租種國營農場的荒地。同理,目前安置在丹東、寬甸二縣的山*東西四府災民也不可能無償得到已經分給他們的土地,他們同樣需要為自己的份地支付十元每畝的購地款,且沒有選擇租種與否的權利,所需款項一律從日後他們的土地收入中扣除,並計算利息。

    這樣的條件不上多麽優裕,但也絕對算不上苛待。西四府災民們自然無從選擇,隻能老老實實接受政府的安排,而寧波府的移民們在凋敝的經濟形勢的倒逼下,其實也沒太多選擇的餘地,他們隻能拿出自己僅有的積蓄——有的人甚至需要向親朋好友商借——向登萊開拓隊一次性繳納了購地款(五畝起購,三十畝封頂),然後帶上自己的行李和家人,黯然離開了自幼生活的寧波,踏上了出海謀生的道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