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八十三章 台地(十九)(3/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8494更新時間:2019-02-06 01:12:24

    當然也有一些人在頭頂、耳朵和脖子上佩戴金飾的,不過銀質的飾極少,這大概是因為東岸並不如同遠東明國那樣缺乏白銀,即便是普通人家的女子也都願意攢錢打造金飾,而不是戴著隱隱有些爛大街意味的銀飾——或許,也隻有剛來東岸沒多久的非國民勞務工的妻女們,才會佩戴一些銀質或同質的飾吧。

    不過,作為生活在巴特哥尼亞台地區的人民,這裏的女人可是比較喜愛喝酒的,有的人甚至還會騎馬,比起喜歡用胭脂塗麵,穿尖絲緞鞋子,手上經常拿著扇子的所謂大城市女人來,可是風格迥異呢,一看就是“戰鬥力”較強的那種。

    “想當年鹽城、大梁、宣武這三縣還是一片荒蕪之地呢,除鹽城港稍好些之外,其他都一塌糊塗,且周圍市場有土人出沒,數十年前甚至生過整批西班牙殖民者在節日盛典的當被特維爾切人殺光的事情。可現在怎麽樣,還不是一樣展起來了?這隻能證明,西班牙人的刀子還不夠鋒利,對付那些不文明的野蠻土著,還是需要采取強製措施。”性格一貫比較跳脫的裴大德中尉晃了晃手裏的軍刀,用充滿自豪的語氣道。

    前麵行來了一輛馬車,敞開的馬車車廂上載滿了貨物,從那刺激的味道就能聞得出來,車廂裏的麻袋內肯定裝滿了香料。香料分好多種,其中胡椒部分進口自新華夏島,部分進口自荷蘭東印度公司或英國東印度公司;但丁香、肉豆蔻、茴香、孜然等其他香料,東岸人可是一丁點都沒法自產,全部是進口的來自東印度群島、印度次大6和波斯的舶來貨。

    在肉類產量較高的地區,香料的需求一貫是非常巨大的,比如巴塔哥尼亞台地區就是了。這裏無論是野牛肉、羊肉還是海產品的產量都非常之豐富,更別提還有大量養殖的三隻鴕鳥和駱馬了,居民們也非常愛食肉,因此展出了獨特的飲食文化——烤羊肉串、烤牛舌、羊棒骨等就是從這片土地上走出去,最終風靡整個東岸的。

    香料的銷路一貫比較良好。從別處駛來的船隻總喜歡滿載香料、日用品、金屬工具、機械設備、藥物、高級紡織品、煙草、糖茶、木材等商品,然後從這兒拉走整船的鹽、麥、皮革、醃肉、鹹魚、幹酪、獸脂、幹果和羊毛,其中香料這種特殊商品的貿易目前已經在各類進口商品中排到了前幾位,這大概是鹽城港食品加工業大力展及本地居民需求量與日俱增的緣故吧。

    “其實特維爾切人也沒多少了。定難鎮周邊幾番掃蕩下來,大的部落十去七八,中部落躲躲藏藏,正常的放牧、遊耕甚至狩獵采集都無法繼續,人口減少得厲害。再這麽持續高壓逼迫下去,那些至今尚不肯歸順的特維爾切蠻子要麽就此消亡,要麽決死反擊一波,最後還是被我們消滅,沒其他路可走了。”李之信中尉聞言也接過了話茬,隻聽他繼續道:“西班牙人與我們其實是不太好比的。他們人力有限,物資也很缺乏,故當年殖民巴塔哥尼亞沿海的行動在遭到土人猛烈的反擊後,被迫淺嚐輒止。不過對於可以統籌調配資源、人力的大東岸,特維爾切人就不是什麽威脅了,暫編第一團三千多官兵,再加上幾個縣也訓練出了相當數量的民兵,這再不能把野蠻人快剿滅掉,那麽我們也別混了,丟人!”

    幾人笑笑間就穿過了集市,然後朝不遠處的軍營走去。那裏駐紮著新到的第八混成營全部,幾以後,他們就將在新任營長郭漢東少校的帶領下,乘坐內河火輪,一路西行到定難鎮去報道,並加入暫編第一團的戰鬥序列了。而清剿土人、持續拓荒的第二階段行動,也即將展開。(未完待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