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八十四章 台地(二十)(3/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8506更新時間:2019-02-06 01:12:24

    其實,歸化諸如蒙古人這類“特殊人才”的行為,黑水開拓隊早就在做著了。據郭漢東了解,第一所由開拓隊政府直屬的漢蒙學校於166年在海蘭泡港開設,用於招募、培訓內外東北的蒙古人子弟入學學習。這是一所寄宿製學校,黑水開拓隊政府、黑龍江保安團、海蘭泡鄉政府三地共同出資,承擔學生的各項生活、學習、訓練費用。

    學校設在兩棟石基的大木房子裏,就學生人數而言,校舍稍嫌狹,特別是願意入學的人數在逐年增加。所授課程除蒙古語、漢語、公文程式及軍訓外,其餘與國內的學、初中幾無大的差別。

    這所漢蒙學校同樣得到了許多大人物的資助,比如黑水開拓隊隊長廖逍遙私人就捐助了兩千元現金,用於從東岸本土高薪聘請有水平的教師過來授課——海蘭泡漢蒙學校的校長就是廖某人用三百元的高額年薪從本土挖來的,抗清軍政大學教師出身的學校教務處主任的年薪也高達一百五十元,由此可見黑水開拓隊上上下下對這所學校的重視,對歸化內外東北的蒙古人、與滿清朝廷展開全方位競爭的重視。

    海蘭泡漢蒙學校在開張數年後,已經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蒙古子弟入學了,因為隨著東岸人在東北的強勢崛起以及他們帶過來的諸多來自外界的精巧物事,使得很多蒙古人認識到或許讓自己的孩子接受教育是一件好事,因此紛紛把孩子送進學校進行學習,而對學校年年捐款的廖逍遙,幾乎也成了學生們口中慈父般的任務,因為是他給了他們打開眼界的機會。

    這些上過東岸學校的蒙古子弟及他們的長輩,就成了東岸人在內外東北乃至草原上最好的宣傳員,而這對於東岸人未來的遠期戰略的影響,無疑也是相當重大的。深入內6蒙古人活動的區域,並對他們施加重要的影響力,一直是黑水開拓隊的遠期目標之一。在目前尚無法深入蒙古人領地的時候,開辦漢蒙學校,通過教育這種“軟實力”來間接施加影響力,培養基礎,無疑是一種比較理想的模式。等到未來形勢變化,自身的實力也積累到一定程度後,目前從海蘭泡漢蒙學校畢業的學生們,就可以成為第一批帶路黨,帶著東岸這輛戰車勢不可擋地衝進蒙古高原。

    好吧,話題有些扯遠了,讓我們再回到定難鎮這邊。郭漢東回到營部後,因為滿編的第八混成營的存在,再加上留駐團部的第二混成營直屬部隊,他打算率部一路向西,朝尚有大隊印第安人——其實所謂大隊,也不過是數千一萬左右的特維爾切蠻子罷了,也許還有部分翻越安第斯山流亡進巴塔哥尼亞台地區的阿勞坎人,就如同曆史上一樣——聚集的靠近安第斯山的地帶,搜索、清剿當地的印第安人。

    對於服從管教、願意投降的,東岸人也不是不給活路:統統到定難綠洲一帶開挖灌溉水渠、建設水庫、平整道路、疏浚河道,完善一下當地的基礎設施;工作一段時間後再集體前往沿海的宣武縣、大梁縣一地,等待搭乘船隻渡海,前往新華夏(含桑給巴爾、吉布提等地)、澳洲,正式成為華夏東岸共和國海外殖民地的居民。當然仍有相當部分的印第安人是不服管教的,那麽就沒辦法了,隻能聲抱歉,我們要為子孫爭奪陽光下的土地,你們要守護自己的家園,這沒什麽錯,但是隻能手底下見真章了,而郭漢東他們也一貫是做熟了這些事的,效率那自是不一樣。(未完待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