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十二章 西關(二)(2/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8506更新時間:2019-02-06 01:12:33

    可以這麽,在清廷控製蘇州、鬆江一帶,並使得當地原本全國第一的紡織工業基地漸漸沒落後,現在中國大6上工商業最達的地方依然轉移到了廣州一帶。依托對外貿易的廣州、惠州商人們將大量紡織品、茶葉、生絲、瓷器、藥材等特產品出口至國外,但進口的東西卻不是很多,因此累積起了大量的利潤。

    隻可惜,目前看來這些因為工商業而產生的利潤,並沒有被其掌控者們進行再投資,也沒有流通到市麵上並形成如同英國社會那樣的“價格革命”——西班牙開采美洲白銀後,使得大量貴金屬流入英國,一舉解決了困擾該國多年的貨幣短缺的現象,並引起了物價的全麵上漲,被稱為“價格革命”,極大促進了資本主義的展——而是多數沉澱了下來,變成了商人和工場主們的私人存款,徹底從流通市場上退出,令人頗為感歎。

    之所以如此,大概還是由於商人們普遍覺得擴大生產會招致虧損吧。畢竟,東岸人的收購數量一般都是固定的(至少增長率不高),再加上國內戰亂,市場也比較封閉,地方保護主義盛行,他們的商品未必就能順利賣到其他省份,因此很少有人願意將利潤進行再投資,而是任其沉澱了下來,成了一堆“無用的金屬”。

    “西關一帶風景優美,被稱做‘既有一灣春水綠之風貌,又有兩岸荔枝紅之盛景’,所以現在也開始有人過來購地置宅了。你看那邊,那些被稱做‘西關大屋’的宅子就是從事商業或紡織業的商賈們所建,我們後麵將要去拜訪的人也多居住在那一片。”邵曙光又隨意指了指前方遠處的一片宅第區,朝黃漢華笑著道:“都是一幫有錢的大土豪,在官場和商場上的能量都相當不,與他們打好關係,對開展我們的工作大有裨益。不過卻也不必過於討好這些人,因為沒必要,咱們東岸官員就得有一股子氣勢,連李成棟都不敢得罪我們,怕這些商人作甚,破也不過我們台灣銀行賺錢的工具罷了。”

    二人笑笑間,便在大群護衛的簇擁下,來到了東岸人設於岸上的臨時收購站內。臨時收購站,顧名思義就是將搜羅來的各類物資分門別類、清點打包,然後租用西關一帶的疍民漁船或貨船,分批次駁運到位於海珠島的大商站內,一般來每都要轉運,所以被稱做臨時收購站。

    收購站的建築風格是典型的中西合璧,即巴洛克風格與中式廊簷的結合,在西關這一片也算是獨一份了,素來非常顯眼。而在此時的收購站內,李成棟的心腹部將、南明新泰侯郝尚久也早已等候多時了。

    郝尚久此番前來卻也是奉李成棟之命,前來這個臨時收購站內與東岸人交割一批軍械的,如今時局緊張,軍械對於一個軍閥來自然是命根子般寶貝的,因此便派了郝尚久過來檢視,確保萬無一失,順便也讓他與東岸人勾兌勾兌,看看能不能再采購一些好東西——到了現在這個份上,錢已經沒有太多的用處了,對於軍閥來,軍隊和武器永遠是最重要的,金銀珠寶沒了可以搶,軍隊沒了可就徹底玩完了。

    話隨著吳三桂在西南的動作,東岸人緊張之下也加大了對南明李成棟部的援助,並立刻打開了寧波的物資庫,將許多存放已久的軍械拿了出來,平價賣給了他們。其中包括三千杆-丙式燧步槍、六千杆仿蘇爾式火繩槍、門新舊火炮(即便是舊火炮,其壽命普遍也在一千以上,比明朝自鑄的新炮壽命還要長)、五千具皮甲、六百套盔甲、兩萬個滲碳鐵製矛頭、一千張強弓、一千把軍刀,此外還有配套的彈丸、火藥、箭矢、繃帶等物事,算是非常齊全了,售價也非常得良心,且接受李成棟提出的用茶葉、生絲、瓷器和糧食付款的請求,算是標標準混的援助。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