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四十六章 卡吉貝伊與蒸汽機(3/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8682更新時間:2019-02-06 01:12:44

    如今真正開始“大規模”(這個大規模其實也是相對的)應用蒸汽機這種劃時代的動力機器的,起來其實也就英格蘭與瑞典兩個國家罷了——後者還是荷蘭商人引入的,主要用在銅礦、鐵礦排水——其中英國人的使用尤其廣泛和深入。

    高文剛原本就隱隱約約聽,紐卡斯爾的煤礦主們采購了一些蒸汽機用來抽水,後來因為效果不錯而擴展到了威爾士的煤礦和鉛礦上,使得全英國的蒸汽機使用量過了四十台,幾乎已經形成一股風潮了,吸引了更多的資本和技術人頭投入其中,研究如何生產出效率更高的蒸汽機出來——其實原本英國投資者不該這麽熱情地投資一個前途未卜的事物的,奈何東岸這個燈塔實在太亮了,以至於所有人都知道蒸汽機有大利,因此潛心研究也就不奇怪了。而以英國當時領先歐洲其他各國一籌的工業水平,改進出比其他國家更先進的蒸汽機也就一點都不奇怪了。

    目前,據傳聞在西萊丁、曼徹斯特等紡織工業區,也已經開始出現一些使用蒸汽機生產的工場了,算是一個不的突破。這些工場原本都是使用河水作為紡織機械的主要動力來源的,但是在枯水季節時,很多河流水位下降、流變緩,帶不動紡織機械了,因此一些急於提高產量的工場主便把目光打到了蒸汽機上,並最終獲得了成功。

    而當蒸汽機同時在礦山和紡織行業取得成功後,再有東岸人的“先進經驗”在前麵放著,英格蘭上下對是否大力推廣蒸汽動力再無任何疑問。而在使用了蒸汽動力以提高冬春枯水期的設備利用率之後,英格蘭人的呢絨、棉布、麻布不但產量大增,成本也著實下降了不少,再加上這些年來在紡織技術上的累積進步,現在的英國人每生產一匹布,成本大概隻有以前的一半了,效率大增,利潤同樣大增!

    高文剛雖然現在還不是特別擔心英國人會憑借使用了蒸汽動力而在黑海打敗東岸紡織品,但就英國人將蒸汽機引入紡織工業這件事而言,確實是一件值得警惕的事情。因為其意味著,素來給人以傻大黑粗印象的蒸汽機,現在也已經擺脫了抽水專用(礦山、船塢排水)的標簽,轉而可以被利用到更多的行業中去了。相信假以時日,隨著市場需要的不斷提高,英格蘭全國大麵積使用蒸汽動力,也不會是太遠的事情。

    “英國紡織品滲透進黑海地區,不是第一回,也不會是最後一回。黎凡特公司(主營對奧斯曼貿易的英國公司)的實力非常強勁,股東在倫敦也都是些有頭有臉的人物,當年我們的商品尚未進入黑海時,我記得這裏的布匹市場常年就是南尼德蘭和英格蘭紡織品的樂園,直到我國商品擠占了大部分市場。”李晴喝了口咖啡,舒服地道:“現在英格蘭人又殺回來了,他們的成本似乎更低、質量似乎也有提高、上層關係更是出色地令我們有些吃驚,但這又如何?我國商品的優勢是毋庸置疑的,隨著時間的推移,英格蘭商品遲早會像當初一樣被我們趕出去。”

    與嘴上的所不同的是,此時李晴的內心卻是有些陰鬱的。他不是為部分市場被英國紡織品搶占了而苦惱,那不值得。他真正擔憂的,還是蒸汽動力在英國漸漸開始普及應用的事——雖然緩慢,但趨勢卻極為堅定——後者似乎才更值得東岸人警惕。

    不過再怎麽警惕,也都無法掩蓋一個事實,那就是蒸汽機在舊大6的大行其道,這一大約是不會晚了。李晴悲觀地預計,也許在他去世之前,就能夠“有幸”看到蒸汽機被當做一種穩定的動力來源在英格蘭各地鋪開,這可真是糟糕呢!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