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九十二章 影響與變故(一)(1/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8452更新時間:2019-02-06 01:12:59

    167年1月1日,北寧地區昌順港,高雲淡。  ..

    隨著一陣刺耳的摩擦聲傳來,一艘噸位過三百噸的風帆漁船緩緩靠在了碼頭棧橋邊,並不出意外地引起了岸上碼頭工人們的一陣口哨聲。雖然船體與棧橋之間稍微有些擦碰,但這仍然是一次完美的靠港,毋庸置疑!

    碼頭工人的口哨代表尊敬、佩服,為的就是駕駛這艘船的水手們那精湛的技藝。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在沒有蒸汽推進係統、沒有蒸汽船的輔助下精確靠港的,因為這需要豐富的經驗和精湛的技藝,當然也需要一點點運氣。不然的話,你最好還是老老實實地在稍遠一些的水麵下錨碇泊,然後依靠船來回駁運,一如其他大部分風帆船隻所做的那樣。

    “無須鱈、竹莢魚,要多少有多少,全是南非和納米布沙漠近海的好貨。先明了,不接受承兌匯票、支票及其他一切商業票據,隻接受現金。我們一會還要維修船隻、采買物資、給船員工資,可不想自己再跑去找別人貼現。”身材高大的西門孝輕盈地跳下了甲板,扯著嗓子喊道。

    無須鱈和竹莢魚都是在南非一帶捕的。因為本格拉寒流所帶來的表層海水和底層海水的攪動和交換,大量營養物質被從海底帶上來,養育了無數的浮遊生物,魚餌特別豐富,因此素來是東岸人的捕魚勝地。近些年已有越來越多的人離開競爭愈激烈的巴塔哥尼亞近海,轉而前往智利或南非捕魚,而西門孝很顯然就是在南非、納米布沙漠近海一帶捕魚的人。

    這個地方魚的種類很多,但真正能夠形成漁汛並大規模捕撈的,其實也就兩大類別,即無須鱈和竹莢魚。按照東岸人的劃分法,無須鱈共分為三種,其中產量最大的是岬無須鱈,其次是深海無須鱈,最次是本格拉無須鱈;竹莢魚就隻分為兩種,產量最大的是普通的竹莢魚,其次則是黑竹莢魚。

    當然納米布沙漠沿海還有一種海產品資源極為豐富,且一直能在國內賣得上高價,那就是海豹皮和海豹油,前者是高級衣服的原材料,後者則是高級的機器潤滑油,市場前景都非常不錯,一直以來就是一個很火爆的行業。隻不過近些年來海洋局的人在納米布沙漠設了兩個點,將當地越來越無法無的海豹捕獵業管了起來,每年定下捕殺的數量,放牌照,一下子就給這個產業降了溫,使得市場再不複以往那麽火爆,但明顯有序了很多。

    南非和納米布沙漠沿海捕捉到的海產品,其銷售市場從來都不是近在咫尺的河中地區,而是本土。究其原因,其實也很好理解,南非才幾個人、經濟又是那麽一副鳥樣,消費能力低下,自然吃不下太多的海產品,故當地的漁船基本都是滿載漁獲橫渡大西洋,到順化、北寧、鴨子湖一帶售賣,獲利頗豐,一如歐洲那些橫渡大西洋前往加拿大近海捕魚並返回本國銷售的漁民。

    西門孝的這艘漁船也同樣屬於此列。多年來一直做著本土與南非之間海產品生意的他,如今已經擁有五條漁船的他,已經是兩岸間舉足輕重的商人,並且已經開始將銷售市場鎖定在這些年來展越來越好的順化、北寧一帶,因為這裏集中了大量的種植園、伐木營地、農場和商鋪,人員比較密集,自然催生了巨大的消費市場。

    西門孝現在已經將自己的幾條船折價入股了好友朱誠東的誠信漁業公司,並在其中占有了一定的股份,成了公司的合夥人及管理者,當然這並不妨礙他時不時地跟上一艘漁船出海捕魚,這既是為了隨時跟蹤漁場的狀況,監督雇傭來的水手們有沒有監守自盜,同時也能夠時不時地回一趟本土,采買一些物資,了解一些市場行情。

    這次他就跟隨旗下噸位最大的一艘漁船——四百噸的漁船實話已經不能稱之為船了,君不見歐洲人這時候還在用5-1噸的船橫跨大西洋前往紐芬蘭捕魚——來到了隸屬於北寧地區的昌順港,一座繁榮的海港城市,同時也是這個麵積遼闊的北方高原地區的唯一對外窗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