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百章 風起雲湧(十一)(1/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8412更新時間:2019-02-06 01:13:01

    裝備了四十餘門火炮的“加的斯岩石”重型戰艦泄憤似的一頓炮火,將幾艘清軍水師的鳥船打了個七零八落。. .兩百名清軍水師一聲喊,紛紛棄船躍入水中,然後向奮力向岸邊遊去。由於這邊已是近海,東岸人吃不準前方海岸線的水深,再加上也無意對清軍普通官兵趕盡殺絕,因此變任由他們逃去了,都是一群可憐人罷了!

    是啊,與全副武裝的東岸戰艦相比,清軍水師的裝備確實太原始了!而操控著這樣原始裝備與東岸人作戰的清軍水師官兵,難道不是可憐人嗎?

    當然了,或許有人會問,清國朝廷上下被東岸海軍吊打這麽多年了,難道就一點沒有出動,除了遷界禁海外就沒有別的招數了嗎?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事實上東岸人不是沒有聽過清軍曾在荷蘭人的幫助下建造了一艘西洋式大帆船,但對其型製、噸位、火力、航一概不知,這次“加的斯岩石”號北上,其中之一的目的,就是尋找這艘被作為清軍水師旗艦的船隻,隻不過到目前為止他們仍然沒有找到,因此很是生氣。

    這會“加的斯岩石”號與台灣銀行轄下的兩艘“星”級輕巡洋艦——軍官由海軍退役士官充任,水手則在寧波、登萊兩地就地招募——所在的位置正是後世鼎鼎大名的大沽口外海。當這三艘可在遼海橫衝直撞的現代化戰艦突然直撲這裏時,恰好遇到幾艘清軍水師船在外海訓練炮,結果就直接殺了過去,一通炮轟後徹底終結了這幾艘的清軍戰船的命運。

    隻是,他們要尋找的清軍大型戰艦在何處?這艘由荷蘭技師指導修建的船隻,往了是一艘可以在遼海威脅東岸普通運輸船的存在,往大了就是承載了清國海軍崛起的希望,因此將其找到並徹底擊沉,不但可以繼續鞏固東岸人的海權優勢,同時也可進一步打擊清國本就衰微到極點的水師元氣,可謂一石二鳥。

    “找不到就算了,應該不是在津衛這邊。”海軍第三艦隊鄂霍次克海分艦隊司令、“加的斯岩石”號艦長、海軍少校司頓意興闌珊地道:“聽韃靼人在衛河入海口附近的海底打了很多粗壯的木樁,吃水淺的船可以安然通過,但吃水在-米的大船就很難了,因此這艘大船應該不會停靠於此。之所以我們來這兒,不過是求個心安罷了。”

    東南風依舊吹拂著,大家一時間都有些沉默無語。在底下人回報救起了二十多名落水的清軍水師官兵後,司頓少校終於下令撤退了,三艘東岸戰艦一字排開,在大沽口外海耀武耀威了一番,然後紛紛轉向北偏東,沿著順、永平二府的海岸線北上,一邊觀察沿岸是否有這些年悄悄興建的清國港口、船隻,一邊搜索那艘傳中的大船。

    順、永平二府的海岸線,大致就是後世的唐山、秦皇島、山海關一線,在明末時人口、經濟還不錯,雖然經曆了清軍幾次盤口入關劫掠的苦惱,但終究元氣損失不大,亦未遭到亂世中軍閥(如殺人如麻的左良玉之流的所謂官軍)、流寇(如闖獻之流)的騷擾,因此生民百姓的日子過得還算不錯。

    在清軍入關後,這裏更是成了相對穩定的大後方,除了早期被莫大帥縱兵上岸擄掠了一番人口外,其餘時間當真是“無病無災”,人口增長迅、經濟展繁榮,幾乎就是休養生息了多年的整個北方各省的縮影。

    不過,與人口和經濟快恢複的勢頭所不相符的是,這兩府的沿海地區仍然是一片荒蕪,入眼所見到處是芳草萋萋,偶見一些傾頹倒塌了半邊的房屋,應該是當年遷界禁海時未及焚毀的居民房屋——荒蕪的沿海地帶已成了順、永平兩府身軀上一道難看的瘡疤,但在水師能夠取得優勢,打退黃衣海寇之前,這都是不得不承受的代價。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