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十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一)(3/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8596更新時間:2019-02-06 01:13:43

    1680年5月日,儒尼奧少校帶著第七混成營及下江南的大部分抵達定海縣。而此時,整個寧波府也已經動員了起來,各縣開始大肆征集糧草、物資、役畜,同時民夫也被大量發動了起來,為大軍做好後勤服務。

    5月日,南方開拓隊隊長、南方保安司令馬文強在鄞縣官署內召集儒尼奧及各仆從師師長、後勤及情報部門負責人開會,討論起了下一步的動向。在這次會議上,馬文強提出了將部隊投入到鄰近的紹興府一帶,扭轉如今東岸人在此極為被動的形勢,並快速向北推進,爭取多多殲滅清廷有生力量,占領包括上虞、餘姚、山陰等在內的寧紹平原西部富庶地帶,多多擄掠人口、物資、金銀及各類珍玩,打擊清軍士氣,動搖其抵抗意誌。

    這個建議,實話與一開始討論的在皖南一帶擇機登陸,配合順軍江西集團打幾個勝仗的提議,是相距甚遠的,結果不出意外地引起了很大的爭議。不過馬文強的理由卻也是現成的,那就是這幾年清軍杭州大營在紹興府一帶頻頻用兵,東岸人的壓力很大,不但嵊縣得而複失,就連新昌守得也很驚險,清軍遊騎屢次出現在城牆視野所及範圍之內,可見形勢。

    而紹興府形勢之所以如此,其實與浙南魯王政權的萎靡有很大關係。這個與東岸關係密切的地方割據政權,這些年連續在紹興府南部吃了幾個敗仗,損兵折將幾達兩萬人,不但丟了楔入紹興府的釘子諸暨縣,就連一度到手的嚴州府也在皖南清軍(歸屬南京大營指揮)與杭州清軍的夾擊下丟失,甚至就連金華府的浦江縣也被清軍再度奪走,形勢反轉若此,直令東岸人目瞪口呆,以至於不得不調整重心,想方設法幫助魯王穩住局勢。

    這樣一來,紹興府的清軍便再度占據了優勢,以至於東岸人不得不放棄沿會稽山東緣、曹娥江穀地北上的計劃,轉而防禦軍事重鎮、交通節點新昌縣,保持與魯王所部的聯係。也就是,受限於兵力不足的窘境——寧波府算上仆從師,東岸人也不過兩萬餘人的兵力,算上守衛地方州縣的,機動兵力甚少,麵對滿清杭州大營十萬人馬略有些力不從心——東岸人敏銳地意識到了危險,放棄了北上的計劃,轉入陣地防守,保住既有地盤。

    不過呢,在北方南下入援的這一萬七千多人抵達寧波後,南方開拓隊隊長馬文強堅持認為,敵我力量對比已經出現了變化,雖然兵力仍然比不上清軍,但火炮數量、戰馬數量、火槍數量、甲具數量等已經不落下風,甚至還占優優勢,那麽再度重啟沿曹娥江北上的計劃,時機上來已經完全成熟了。特別是他們如今還可以再度聯絡魯王,鼓動其不要氣餒,收拾兵馬繼續北上,牽製住杭州大營的部分兵馬,給東岸人北上突破創造條件。

    這個計劃,老實儒尼奧覺得並不怎麽壞,甚至可以完全值得一試。他總覺得,比起勞師遠征去皖南登陸的不可測的風險——東岸人隱約偵悉,清國趁東岸人不備,在長江江麵下釘了很多木樁,吃水淺的內河炮艇或火輪通航自然無礙,但吃水較深的大船可就麻煩了,一不心船底就會遭到損壞。這個消息雖然至今尚未得到證實,但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比起冒著損失多條大船和無數物資的風險去皖南廝殺,近距離攻略紹興府,是不是可行性更高呢?儒尼奧中校覺得是這樣沒錯,因此他在會議上最終支持了馬文強的提議。

    而此戰總指揮儒尼奧都這樣表態了,各仆從軍師長們自然無可無不可,於是計劃就這麽被定了下來:東岸大軍不去皖南了,改進攻紹興府!為此,各部立刻開始通過多年來修建的國道體係開始向奉化、新昌一帶集結,為大戰做好準備。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