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四十三章 僵持與等待(一)(3/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8522更新時間:2019-02-06 01:14:09

    因此,綜合以上兩個因素,清廷估計很快就會停止這種無意義的且對雙方都是消耗巨大的攻勢了。接下來,如果他們有心的話,應該會想辦法在江西一帶尋求突破,畢竟那邊沒有連綿不絕的堡壘,攻起來會更順手一些——當然張毛並不清楚的是,東岸人的南方開拓隊政府早就與清國簽署和平協議,雙方已經正式劃完了界,且開始了互市貿易,清國杭州大營方麵可就能抽出相當軍隊支援南京大營,使其有更多的軍隊西進,屯駐到清國江南省與順國江西省的邊界地帶,伺機發起攻擊。

    “留著就繼續留著吧,估計苦日子也快過去了,接下來應該會有相當長一段時間的和平期吧。”幹了一會之後,張毛也累了,於是找了個相對幹爽的地方坐了下來,喘著氣道:“前陣子在寨裏吃飯,我有幸見到了指揮使大人,依稀聽他提到,韃子那邊在北方的麻煩可也不少呢。我當時在給指揮使大人殺羊,離得有些遠,沒聽得很清楚,總之意思就是清國西北一帶有邊患,壓力很大,不得不在咱們這片停戰。嗯,指揮使大人也是聽都指揮使大人的,他也沒個準,但我琢磨著這不像是假的。所以,王九啊,再熬一陣子啊,苦日子就都過去了哇。”

    “那樣最好不過了。”王九依舊在地上忙活著。他剛才在一具屍體身上找到了半串銅錢,張毛示意他悄悄收起來,因此這會積極性比較高,一點也不嫌累地將一具號衣被扒下來的清軍屍體疊上了大車——清軍號衣雖然沒什麽大用,順國控製區內無法公然穿著,但拿回去拆開來用作他途,或者給破損的衣被縫縫補補什麽的,還是可以的,因此按照慣例都是要扒下來的,清軍屍體基本都是赤條條地被焚燒。

    “張頭,其實你得沒錯,我覺得是真的。”又忙活了一陣後,王九也坐下來休息了一會,隻聽他道:“最近好多人都,那些打仗打得最凶的陝西崽子們不見了,或者即便見到也少多了。我想啊,韃子的陝甘綠營一貫能打能拚,勇悍無比,咱們這邊野戰遇上總是很吃力。這些人,總不是全被消滅了吧?應該也沒人能做到這事吧?所以,這些人應該是被調走了!以前我覺著他們是去了川中了,可現在聽張頭你這麽一,我反倒是覺著他們都回了陝西老家了,防備那什麽邊患吧?”

    其實正如張毛、王九二人所,最近半年來清軍確實在借著作戰的機會,頻繁調整前線的兵力配備和布置,並分批次將大量能征善戰的陝甘綠營調回了西北,防備蒙古人可能帶來的騷擾。要知道,隨著噶爾丹消化南疆和衛拉特蒙古諸部的動作越來越快,現在他能抽出來東進的兵馬也越來越多。

    根據清廷自己的統計,最近三年以來,噶爾丹及其仆從軍已經五次侵入河西走廊一帶,雖然都被嚴陣以待的清軍逼退,雙方也沒有發生什麽交火,但事態已經無疑已經較為嚴重了,由不得北京的康熙皇帝不重視。

    更何況,噶爾丹這廝在蒙古草原上的滲透才更令他們頭疼呢,因為這有動搖其“滿蒙一體”的立國根基的危險。因此,出於種種考慮,滿清朝廷還是決定,要盡快從軍事和政治兩方麵著手,消滅噶爾丹的威脅。

    而要做到這一點,大量的兵馬使必不可少的!要知道在茫茫大漠之上,往往上百裏渺無人煙,想要堵住噶爾丹的精騎,你就得動員是他數量好幾倍的步騎來圍剿(曆史上就是如此),否則怕是圍不住他的騎兵。而從這一點來考慮的話,暫停在南方的攻勢,抽調人馬北上應對衛拉特蒙古的威脅,似乎就成了清廷必然的選擇。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