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七十一章 變革與實力(一)(3/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8582更新時間:2019-02-06 01:14:18

    隨後,在分出部分人馬西進馬湖府繼續清剿土司之後,除留守的少數軍士之外,其餘主力皆被張光翠帶走,向東撲入了鎮雄府。第一戰就拿白水江司開刀,並在白水江畔大破其主力,斃傷俘八千餘人,一戰挫了敵軍氣勢,然後便順理成章地平定了這個鎮雄五土司中偏局西北方的一部。

    而在占領了白水江司之後,張光翠的兵馬在這裏稍事休整了半個月,以等待補給。沒多久,在補充兵和後勤物資到位後,該部繼續南下,進入了歸化長官司,對其進行了勸降攻勢。勸降失敗後,他們也不意外,直接動手,旬月間就連連取勝,讓那些土司寨主們欲哭無淚之時也非常吃驚,這朝廷兵馬何時這麽能打了?想想前明萬曆年間播州楊家之亂、啟年間奢安之亂等等,朝廷哪次不是調動西南數省兵馬,靡費無數,耗時多年,最後才堪堪平定?

    可這次清剿境內土司,前後不過數萬兵馬,其中一半還是團結兵,竟然如此幹脆利落,也是異數了。這大概既是由於萬曆、啟年間西南土司剛被收拾過一輪,同時也和順軍戰鬥力比前明末期西南地方上那些衛所兵要強上很多有關。你還真別瞧不起這些使用了火槍火炮等新式戰法,紀律性也比較強的軍隊,如果後勤供給充足的話,打起來真的比這些土司強上不止一個數量級。

    不信?看看地球曆史上清朝末期,別看人家都快亡國了,但神奇的是國力在末期幾十年裏一直呈上升狀態,主要原因還是人家在試圖脫離農業社會的窠臼,增添了很多工業生產的元素,交通運輸條件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使得國家的生產力水平比起即便是全盛時期的古代封建王朝也要強上許多許多。因此,他們才能從容地平定國內各種叛亂,並最終大體上維持疆域到了王朝覆滅之日。

    如今順國雖然比不上滿清末年的社會生產力水平,但民間思想已經在緩慢的開化之中,國內商業日趨活躍,工業生產雖然主要是政府投資在做,以軍工生產為主,但民間各類投資近些年也有快速增長的勢頭,總體發展非常良好。而且更重要的是,幾十年來順國的統治者們在東岸人的建議下,持之以恒地在轄區內修建了很多高等級戰備公路或碼頭,一些能行船的河道也拓寬疏浚了些,交通條件有所改善,這些都是實打實的國力增加。

    四川雖然是新占之地,但總也有數年時間了,一幹新政也在穩步推行之中,生產力的進步也都是肉眼可見的。再加上劉忠貴幕府統轄的軍隊並未腐*敗、墮落,與清軍、吳軍廝殺多年的他們還維持著相當高的戰鬥力,並不是那些暮氣沉沉的處於下降期的軍隊可比的,因此打一些土司還不是手到擒來?

    所以你便看到了,張光翠的這些對西南地方勢力來可稱得上是精銳的兵馬,究竟是如何以秋風掃落葉之勢攻城略地了。土司們原以為對方戰鬥力隻比他們強一些,但還可以靠地方、環境和氣候來與之周旋,一如幾百年來他們對付中央朝廷的老招數。但在這個社會激烈變革,生產力與日俱增的年代,這些老招數的威力是越來越差啦,以至於都不再能維係他們對地方上的統治了。相信如果再這麽發展個幾十年下去,當整個社會的生產力水平進一步提高時,無論是西南土司還是西北遊牧民,應該都不再會成為一個問題,這是一個已經在西方被慢慢證明了的結論,相信在中國也不會太過例外。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