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八十五章 西印度洋(二十一)(3/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8734更新時間:2019-02-06 01:14:22

    話,在沒有外部勢力插手幹涉的情況下,東岸人在新華夏島上的殖民擴張行為當真是愉快非常。在流沙湖畔,東岸人已經建立了一些固定的村鎮,大力開展水稻種植業,以補充本島的糧食缺口。這裏的局勢目前已經較為平穩,當初新華夏步兵營在這裏一戰打得麥利那人膽寒無比,至今不敢窺視,因此農場和村落很快開辟了出來,鐵路也在緩慢的修建過程中了,一切都在向好的方麵發展。

    而在島嶼的東南方向,東岸人已經消滅了原本的兩大勢力,即安泰法濟人和巴拉人,徹底控製了東南山區和馬哈法利高原的大部。現在僅有一些不服管教的土人仍在進行著最後的抵抗,但被東岸人徹底剿滅也僅僅是時間問題罷了。

    在去年(1685年)年底的時候,新華夏開拓隊一口氣在這個方向上設立了數個定居點,分別是:位於後世安德魯卡鎮附近的陽周鄉、位於後世安帕尼希鎮附近的襄樂鄉、位於後世貝盧哈鎮附近的真寧鄉、位於後世安布文貝鎮附近的合水鄉(原法國人殖民地)以及位於後世貝基特魯鎮附近的樂蟠鄉,一共五個新建定居點,安置了超過六千名定居者,基本上都分布在有水的區域,以便盡快發展農牧業生產——其實從發展熱帶種植園經濟來,設立此類純靠農牧業的城鎮頗為不劃算,但占下來的土地不能不鞏固,再加上一些領導人對於開疆拓土的喜好,因此這五個定居點便被設立了起來。

    與這五個偏處南方幹旱地帶的定居點相比,東岸人在島嶼西北部、後世馬達加斯加安班加縣境內設立的幾個定居點,條件就要好上很多了。分別位於後世安圖尼貝鎮附近的蘆南鄉、位於後世安楚希希城附近的曆東鄉、位於後世貝阿拉納納附近的丹赤鄉,以及位於後世馬路曼迪亞鎮附近的相武鄉,不但降水充足,連可供耕作的肥沃平原也要多上不少,唯一的缺點大概就是過於濕熱,疾病過多罷了。不過在威尼斯人開辦的馬可波羅公司大舉進入開發的情況下,這些荒地自然由人口過剩的意大利半島上的殖民者們來征服,東岸人隻需坐享其成罷了,撐死了提供一些藥物、食品或雨布、蚊帳、斧鋸之類的必需品給他們補貼一下罷了,以使其不要有過多的畏難情緒。

    這樣一來,熱那*亞非洲公司、三角洲公司、馬可波羅公司(分別代表了以熱那*亞、托斯卡納、威尼斯為首的三股勢力)就將新華夏島北部的新華、曆東(尚未成立)、寧國、青(去年年底剛成立)四個縣的諸多荒地給承包了,雙方各自劃分了範圍,各自圈占了一大片荒地慢慢開發,興建種植園,進而獲取利潤。

    這種模式,無論對於東岸人還是意大利人來,都是一種雙贏的模式。東岸人能夠給他們提供在加勒比海沒法得到的安全的局勢——這一點非常重要,在競爭激烈的加勒比海,很多島嶼經常易手,投資安全是無法得到充分保證的——甚至也能提供大量廉價的工具、藥品和日用品,他們隻需從人口過剩的意大利往這裏派遣勞動力進行開荒就是了。而熱帶經濟作物所獲取的利潤,東岸人也非常大方,除了要求他們運輸到指定的精煉廠、加工廠進行加工之外(收取加工費用),基本隻收取合理的稅款,將很多利潤都留給了這些意大利財團,雙方之間的合作還是非常愉快的。

    這種在經濟利益上的緊密捆綁,必然也會逐漸滲透到政治層麵,從而令華夏東岸共和國在地中海一帶的影響力大增,有更多的牌可以打。而這種影響力本身,當然也是可以通過各種渠道轉化為經濟利益的(比如東岸共和國在意大利市場的工業品銷售,以及維持奧斯曼和黑海貿易的穩定等等),這是無可置疑的事情。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