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九十二章 海外利益(四)(3/4)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9170更新時間:2019-02-06 01:14:24

    這個國力雖然微弱但一直對貿易、殖民非常向往的國家,在東岸人扶持多年以後,終於讓這門事業走上了正軌,並成了地中海世界數一數二的煙草供應商,也算是創造了一個不大不的商業奇跡了。

    曆史上的庫爾蘭人,雖然一次又一次砸鍋賣鐵地進行航海、殖民,並從美洲來到非洲,但因為實力的弱,總是保不住自己的地盤,讓人扼腕不已。當然這其實也是殖民事業的常態,君不見加勒比海中很多島嶼常年易手麽?沒有足夠的實力,自然就保不住自己的殖民地,這本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庫爾蘭人幸運就幸運在,他們緊緊抱住了東岸人的大腿,然後成功地在“偏遠”的剛果河流域站穩了腳跟。這個地方,遠離世界殖民熱點地區,幾乎沒什麽競爭(除了早期的葡萄牙人以外),可以將有限的資金和人力完全投入到殖民事業中去,而不是用來防備他國殖民者的攻擊。但這同樣也有缺點,那就是遠離主流的歐洲市場,生產出來的經濟作物和抓來的奴隸,不知道能賣給誰,這對任何人來都是一個很現實的困難。

    好在東岸共和國的存在解決了一切!知情識趣的庫爾蘭人抱緊了東岸人的大腿,所生產的商品全部瞄準東岸市場,以此渡過了最初的艱難歲月。再後來,發展起來的他們在東岸人的幫助下,在新庫爾蘭建立起了相當不錯的基礎設施,得到了大量的藥品、武器和工具的援助,並且通過和東岸的貿易有效降低了殖民地的運營成本。

    最近十多年的新庫爾蘭殖民地,熱帶特產商品的出口日益紅火,黑人奴隸也漸漸成了一項經久不衰的產業,就連他們的地盤也擴大了許多,已經深入到了剛果河上遊很遠的地方了。而地盤擴大了,自然也需要更多的人口來填補各種空缺,而這裏所謂的“人口”很顯然不可能是黑人了,而是指白人。

    庫爾蘭人最喜歡的移民無疑還是來自本國的移民了。但庫爾蘭在歐洲是一個國,人口至今不過三十萬(還是算上了大量湧入的波蘭難民及其後裔的情況下呢),實在是沒什麽富餘支持海外殖民地。因此,庫爾蘭人退而求其次,開始追求與他們文化相近的立窩尼亞移民,但也收效甚微,主要原因就是這裏本就不是什麽人口稠密的地方,百姓生活也還算過得去,因此自然弄不到什麽人口了。

    現在波蘭國內局勢穩定,北德意誌的經濟也日漸繁榮,庫爾蘭公國賣足了力氣吆喝,一年下來也隻能從上述地區弄到幾百、上千人移民去新庫爾蘭。效率如此之低下,當然有庫爾蘭人自己的因素在內,但更多的還是百姓缺乏移民理由的緣故。

    好在法王路易十四幫了庫爾蘭人大忙。他針對胡格諾教徒的政策使得成千上萬的新教徒離開法國,前往其他國家定居。庫爾蘭人在這場移民大潮中反應有些遲鈍,但後期力度比較大,派專人主持,出錢、出船資助這些法國胡格諾教徒移民西非。此舉甚至一度激怒了法王路易十四,因為他曾發誓要嚴懲那些協助胡格諾教徒逃離法國的人,因此下令沒收了庫爾蘭公國寄存在波爾多、馬賽等港口的部分貨物,同時禁止新庫爾蘭煙草進入法國市場等等,正兒八經地揮舞起了經濟製裁的大棒。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