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十章 澳洲的聯動(3/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8824更新時間:2019-02-06 01:14:30

    不過事情在快速聯絡船抵達澳洲後起了變化。管委會主任彭遠誌在得知荷蘭東印度公司與遠東四藩的衝突,以及帝汶島最近發生的一係列事情後,就立刻讓秘書拿來了西澳地區的詳細地圖及近海洋流、風向海圖。

    在地圖上,西澳地區南半部分的海岸線上已經畫上了不少定居點,這表示已經有東岸人在這裏墾荒了,不再是不毛之地了。相信若是給個幾年時間發展,再想盡辦法往這裏遷移些人口的話,當地的農牧業基礎經濟還是能發展得起來的。至於海圖嘛,就更簡單明了了,一道筆直的箭頭沿著西澳海岸北上(西澳大利亞寒流),一直延伸消失在赤道附近的暖水區域。

    航海家們都知道,沿著這道暖流北上,可以很輕易地抵達離東印度群島很近的地方。接下來一段航程,因為靠近赤道區域,幾乎沒什麽風,洋流也比較複雜,需要老司機才能準確地找準洋流及微弱的風(赤道無風帶並不代表真的沒有風,而且無風帶籠罩的區域也會隨著季節南北移動),最終抵達東印度群島海域。但不管怎樣,這確實是一條通往東印度群島的近路,特別是對著加裝了蒸汽推進係統的東岸船隻,這就更不存在什麽難度了,它們可以很輕易地前往那片海域,隻不過以前荷蘭人看得比較緊,屢次抗議,外加東岸人去了也沒什麽生意可做,因此不曾嚐試罷了。

    但現在情況畢竟不一樣了!荷蘭東印度公司輕率地挑起了貿易戰,惹怒了遠東四藩,使得他們決意南下帝汶島,將這裏打造成一個威脅荷蘭東印度公司核心利益圈的基地。而為了帝汶島基地的成功建成,遠東四藩需要澳洲方麵進行一定程度的配合,這包括軍事和經濟兩個方麵。

    軍事方麵,他們要求澳洲提供糧食、火藥等軍需品,必要時準備一定數量的陸軍人馬,在遠東四藩的物資和人員沒法及時抵達帝汶島的時候,就近北上提供支援,防止島上的葡萄牙人輕易被荷蘭人擊敗,丟失這個寶貴的基地。

    而經濟方麵呢,則是要求澳洲(主要是西澳地區)方麵加強與帝汶島的經濟聯係,定期派遣船隻與其進行貿易,而不像是以前那樣有一搭沒一搭的。也就是,以孤山縣為主的西澳地區可以從帝汶島進口大量熱帶產品,同時向他們出口本地特產(雖然抓破腦袋也不知道西澳究竟有啥好出口的)。

    彭遠誌琢磨來琢磨去,覺得這對西澳地區可能也是一個機會。雖然帝汶島很,經濟體量也不大,貿易方麵對西澳帶來的幫助可能不會很大,但萬一未來不一樣了呢?如果荷蘭東印度公司被迫答應全部的東印度群島都可以與西澳地區進行貿易呢?這聽起來可能有些方夜譚的感覺,但將來的事情是誰都不準的,彭遠誌覺得可以搏一搏。

    因此,他打算在全澳洲地區進行統籌,將有限的資金和人力向西澳地區傾斜,從黑水開拓隊那裏進口一批機械設備——這應該不難,而且會很廉價,誰讓你現在有求於我呢——在西澳地區發展簡單的工業,以增加一些產品的出口種類。比如,本地豐富的牛羊就是一種資源,可以製作罐頭食品、公文包、彈藥包、軍服等商品,再加上就近生產一些五金器具,應該還是可以有一定銷路的,畢竟這些東西從黑水等地運來實在是太遠了,成本也太高了。

    從這裏也可以看得出來,擁有著遠東四藩、拉包爾、澳洲等殖民地的華夏東岸共和國,已經對荷蘭東印度公司形成了一道鎖鏈。平日裏無事還好,一旦發生衝突的話,荷蘭人就會領教厲害了。以前他們可能還沒能深刻認識到這一點,因此行事有些囂張,但這次腦袋應該會清醒一些了吧?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