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十六章 新發展、新機會(二)(1/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8582更新時間:2019-02-06 01:14:32

    一前一後兩艘船隻開進了烏拉圭河。

    這是兩艘噸位不過三百來噸的“船”(在歐洲則是妥妥的中大型船隻了),從海關稽查的走私品專場拍賣會上拍下,在本土稍微改裝、修繕了一下之後,現在拿來跑起了遠洋貿易,倒也沒任何不適合之處。

    當然兩艘船裝載的商品有些區別,第一艘船滿載來自印度、澳洲和波斯的商品,有茜草、粗生絲(旁遮普蠶絲)、紅玉髓、寶石、蟲漆、阿仙藥、安息香、茴香、馬海毛(產自澳洲山區,是近年來澳洲出口本土的拳頭產品,價格很高,多為有錢人製作衣物)等,品種豐富,價值很高。

    印度商品,已經在東岸熱賣了許多年了,民眾對其依然非常追捧,各種貨物經常是供不應求,因此從事這方麵貿易的商人很多。其中大頭自然是國營的東非運輸公司了,不過隨著東岸的經濟發展,民間積蓄的財富的增長,各種規模的私人貿易公司也如同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並在最近這些年來一直保持著很高的增長速度。

    正是他們這些人,年複一年地將大量印度貨賣到東岸。這種貿易的總金額是如此之大,以至於使得東岸在全球各處貿易十分強勢的當下,對印度竟然是貿易逆差,不能不是一件令人感到驚異的事情。數量眾多的印度人創造了巨量的財富,但他們卻因為貧窮、封閉以及農經濟的影響,對外界商品的輸入非常不感冒,就如同中國大陸一樣。東岸人、葡萄牙人、荷蘭人、英國人、法國人以及其他歐洲商人們集體奮鬥了一百多年,也隻讓印度人接受了包括鋼鐵製品(這是英國出口印度的拳頭商品)、五金器具、火槍大炮在內的少數種類商品,商業開拓並不是很理想。

    好在東岸人不像歐洲人那樣講重商主義當做骨子裏的東西,他們提倡自由貿易,全球各國市場消除貿易壁壘,因此對於國內刮起的“中國熱”、“印度熱”甚至“墨西哥熱”(以龍舌蘭酒、胭脂蟲、生漆為代表的一係列墨西哥商品)並不是很在意。東岸從那裏進口的多是初級產品,買得再多也不會威脅到本土的產業,而他們出口過去的卻是工業製成品,這裏麵的利潤又多大所有人都十分清楚。

    緊跟在這艘滿載印度洋特產商品船隻的是一艘特殊的船隻,即來自遠東的移民船。這艘船的船長叫張易瀾,今年三十來歲,十幾歲時就跟著家人到南非做生意,開過采石場、辦過種植園(種高粱和麥),但都不是太賺錢,最後幹脆掛靠到了東岸元老李仁軍的仁軍貿易公司,做起了新庫爾蘭的煙草和黑奴生意,這才積攢起了第一桶金。

    發財後的張易瀾卻厭倦了這種在大西洋兩岸進行多角貿易的遊戲。明人移民後裔出身的他對地球另一端的中國充滿了興趣,一直打算去父輩曾經出生、長大的山東濟南府看看,看看那裏到底是什麽樣子,風土人情又與東岸有何不同。因此,在確定家族大部分財產將由他大哥繼承之後,他便拿著幾千元浮財離家,先是拍下了一艘狀況還算不錯的走私商船,然後買了一些五金製品、鋼條、肥皂、呢絨、藥物、染料等他認為能在遠東賣得上價的商品,直接揚帆出海去了。

    他船上的水手共有三十餘人——其實本不需要這麽多,但遠洋貿易情況複雜,一般都會多配備一些人手,以備突發狀況——隻有寥寥七八個是東岸人,他們都是張易瀾高薪聘來的,全數來自他的故鄉夷陵縣,一個位於定軍山南麓的安靜縣。

    剩下的水手則分成兩部分,大部分是招募而來的意大利人。這些人由於種種原因,不願意或沒找到種地的工作,建築隊又不願意去,反倒是對工資高的水手比較中意——水手不但基本工資高,還有各種獎金,同時還允許每人攜帶一個規定大的行李箱來裝載各種商品——此外還有少部分通過灰色渠道雇傭的印第安人,這些人按照規定都要被送到海外殖民地墾荒,但這會往船上一躲,倒也沒人能找到他們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