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十六章 新發展、新機會(二)(3/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8582更新時間:2019-02-06 01:14:32

    官方移民與民間移民相結合,在如今移民來源漸漸枯竭的大背景下,無疑是具備重要意義的。那些私人船主們,總是能夠使用各種各樣的手段撈到一些願意出海的人,辦成官方所無法做到的事情,也是神奇。而截至今年(1686年)年中,經過各方不懈的努力,華夏東岸共和國全國的總人口數量據估算已經已經達到了6.萬的高位,曆史上第一次突破了六百萬關口,極具象征意義。

    在這些人當中,明人數量大約有177.7萬,占比8.5%;出生在本土的二代國民數量約為6萬,占比達到了58.%,是確定無疑的人口中堅了;歐洲裔人口占比和以前相差不大,處於緩慢下降的狀態下,大約占到了1.%的樣子,最近二十多年來一直維持在10%-0%的區間之內。

    此外,非國民勞務工的數量因為補充的減少而持續下降,目前隻有1.6萬人了,其中白人數量最多,達到了47%,黑人數量其次,有4%,剩下的基本都是印第安人了。而按照國家的政策,黑人和印第安人都是要送走的,因此如果不想想辦法的話,曾經龐大無比且為東岸經濟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非國民勞務工團體,怕不是要萎縮到一個令人驚訝的地步了吧,這對東岸似乎也不是什麽好事。所以,這便有了之前南村水廠的官員代人傳話,要求戈什金再想辦法在烏克蘭“搞一筆大生意”的事情,起來都是因為缺乏苦力導致的。

    對了,之前似乎一直忘了提一件事,那就是即便是坐私人船隻來到東岸的東方移民,也是可以自動獲得東岸國籍的,與官方移民是一個待遇,且統一納入國家開拓總局製定的安置計劃之中。與他們相比,歐洲裔移民就要苦逼許多了,他們每個人都要在東岸工作滿五年且通過漢語對話考試才能申請國籍。

    這可不是什麽輕鬆的活計!非國民勞務工從事的什麽樣的工作、拿的什麽樣的工資,你隨便去青島港的大街上拉一個人過來問問,他都能用一種憐憫的眼神和你個一二三四。更何況,聽最近東岸國內還有一股修改《宅地法》的呼聲,即要求在下次建國者議會開會時重點討論是否將非國民勞務工工作的期限從五年延長為七年,以進一步壓榨他們的血汗。因此,與他們相比,到了就自動獲得國籍,可以分地的東方移民,不知道幸福到哪裏去了。

    很多時候,張易瀾都為這些人感到幸運,因為這是東岸政府在犧牲全體老國民的利益,來補貼他們這些新來的移民,這種事情,未必能夠一直做下去。與他們相比,先在林場、礦坑、農田、沼澤、下水道和建築工地上揮灑五年汗水的非國民勞務工,似乎才是正確的“操作模式”——這五年就相當於他們加入東岸的門票,價格昂貴!

    “也不知道這種生意能夠做到什麽時候。”看著船隻慢慢靠港,張易瀾百無聊賴地站在前甲板上,腦海裏還在思考著:“不過即便未來政府取消了東方移民的人頭補貼,我也要盡量把這生意做下去,大不了提高船票售價嘛。而且,到了那會,印度洋的各個殖民地發展得也很好了,沿途做生意應該也會賺一些,應該不至於太虧的。”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