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三十四章 劇變(二)(3/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8468更新時間:2019-02-06 01:14:36

    其實若是給李定國一個窗口期,讓他從容收拾孫可望舊部,撫平局麵的話,南明局勢還有可為。但大順又不是傻子,怎麽可能給你這個機會?這不,在消息甫一傳到成都和長沙後,比軍隊更快出發的,是大順朝廷派出的各路使者。

    這些使者隨身攜帶著大量空白告身,四處拉攏、遊滇、黔、桂三省的南明官員或將領,許以高官厚利,贈以良田美宅,很是拉攏了不少人馬過來,為下一步大軍出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李定國不是不清楚順國在地方上的這些動作,但他現在根本無法分出精力來處理這些事情,他能梳理完昆明周邊的局麵就很不錯了。要怪就隻能怪那個死鬼孫可望,篡位自立之心已經急不可待,大夥兒沒有辦法,隻能斷然行此一擊,先誅殺了此獠,然後再想辦法收拾地方上的爛攤子。

    永州府作為大順南征的大本營之一,銀槍效節軍指揮使郝平已經先期帶了百餘親隨趕到了首府零陵縣,一邊等待各路人馬匯集,一邊派人前出偵查、聯絡,隻待大軍一至,便以雷霆掃穴之勢直撲全州,務必要在最短時間內將其占下——全州周圍一些府縣的軍將已經和大順暗通款曲,唯全州參將死硬頑固,竟然妄想抗拒大順軍,屆時定然要讓他知道厲害。

    而雖然主力從零陵出發,但這卻並不意味著其他各處就沒有作戰任務。事實上道州就是一個策應的方向,大順朝廷在這裏派了兩個指揮的正規軍,同時集結了約兩萬名團結兵,出龍虎關入桂,然後收編恭城等地已經談妥的南明降官降將,包抄桂林府城的側翼,動搖全桂一線的明軍戰鬥意誌,起來雖然是偏師,但任務也是不輕的,因此這兩個指揮約六千人馬揀選的都是後營精銳,確保入桂後能夠鎮得住場麵。

    永州的百姓也感受到了戰爭腳步的鄰近。以往繁忙的湘桂貿易已經降低到了可有可無的程度,邊境地區各城寨都閉門自守,野外跑著的除了信使外就隻有兩軍的斥候了。廣西境內很多百姓甚至已經往南遷移逃難,他們對於順軍的軍紀可沒太多信心,古來不禍禍百姓的軍隊他們可都還沒聽過呢。

    如今的永州府境內,除了少部分向北運輸錳礦、錫礦的船隻外,絕大部分船隻、役畜都被官府征用來運輸軍需物資了。錳礦、錫礦是要運到巴陵縣碼頭交割給東國人的,這也是順國出口的大宗貨物之一,因為量大價美的緣故,東岸人每年都要采購很多,然後運到庫頁島工業基地進行冶煉、加工。也就是,這些礦物,是大順朝廷可以從東岸人手裏賺取硬通貨的物資,因此即便在這個戰爭瀕臨爆發的緊要關頭,他們仍然不敢讓供貨中斷,以至於擠壓掉部分軍需物資的運輸空間也在所不惜。

    當然他們對東岸的恭順也僅僅到這個程度了。相信這個時候如果東岸人要求他們勒兵回營,與南明保持和平的話,估計是得不到什麽回應的。順國雖然在東岸人麵前姿態擺得很低,但人家並不是東岸人的傀儡,有自己的戰略利益,自主性還是很強的。如今南明朝廷內訌,如此千載難逢之良機,一旦錯過可能就再也不會擁有,因此順國君臣是打定了主意要借機發難,一口氣吞吃了南明朝廷的地盤,增加自己國土的厚度。

    到了眼前這個節骨眼上,無論誰來項都不好使了。戰爭機器一旦開動,若是沒有足夠的祭品的話,又怎麽可能停得下來呢?如今東岸人應該拋棄勸順國停戰這種不切實際的幻想,轉而想想該怎麽善後。南明朝廷的結局會怎樣?廣東、福建的局勢該如何穩定?要不要對順國提出製裁?如此種種,不一而足,這才是寧波、登萊的老爺們該考慮的。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