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三十七章 劇變(五)(3/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8566更新時間:2019-02-06 01:14:37

    好吧,我們不談這些清國內部的隱憂了,那目前還僅僅處於萌芽狀態。總而言之,現在漢中府一帶的很多清軍要北調了,其中甚至包括老將趙良棟的直屬部隊。他們將沿著古老的道路北上甘肅這個年輕的省份,幫助當地的駐軍抵禦從吐魯番汗國舊地殺來的沙漠強盜。那些人行蹤飄忽不定,而且戰鬥力也還算不錯,一直讓甘肅方麵大為頭疼,希望在陸續前往那裏的軍隊數量多了以後,能夠多少遏製住這種不利的態勢吧。

    而漢中府的清軍被大量抽調以後(一如其他方向的清軍被抽調北上),他們對順國就無法保持有效的威壓了。像當年襄陽大營三十萬大軍直接壓在頭頂的讓人窒息般的壓力,現在應該是除去大半了,順、清兩國簽署的停戰協議,這個時候才能夠看得出來大概是可以真的執行下去了——順國調大軍南下,兵分兩路伐明,清軍調兵北上,防備準噶爾蒙古,雙方很默契地同時削減了前線的兵力,各自料理其他方向,以備將來可能會爆發的更殘酷的大戰。

    這樣的情況肯定令東岸人有些尷尬,因為這似乎是他們發揮大陸影響力最低的時刻。他們的態度無疑是矛盾的,因為既不希望清國打敗、吞並包括順國在內的南方各路勢力,因此希望兩國停戰;但同時也對停戰後自己遭到一定程度的冷落而心生失落之感,更為順國不聽勸阻,一意孤行地要南征伐明而感到憤怒,總之是非常不爽。

    但這又能怎麽辦呢?這兩個國家放到世界範圍內,都是一個人口眾多、地域遼闊的大國,長期的戰爭催生了他們對外來軍事技術的吸收和發展,現在軍隊戰鬥力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與東岸人之間的差距急速縮,除了那些裝備了線膛槍的陸軍正規部隊,但他們的數量無疑太稀少了。

    所以,現在似乎到了本土執委會再一次調整遠東政策的時候了。他們若是再不給遠東四藩在政策上進行鬆綁,並給予他們更大的自主權的話,未來的結局怕是不會太過樂觀。中國大陸不再是他們剛來的軍事技術低下的那會了(那時甚至不如東南亞國家的軍隊對火器戰法的熟悉),現在他們大量吸收西方軍事技術、思想乃至人才,有了長遠的進步,戰爭水平日益提高,再不是東岸人憑借少數精銳人馬裹挾著大量仆從軍就可以縱橫馳騁的年代了。現在他們若想做到這一點,則需要大量(可能是好幾萬)的經過現代化訓練的軍隊——就像他們在登萊、寧波搞的新軍那樣的軍隊——才行,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這次東岸人在突發的順軍伐明戰鬥中對大順製約的無力就充分體現了這一點。南方開拓隊隊長劉厚非、登萊開拓隊隊長、滿蒙開拓隊隊長陸峰雖然屁股大體上是坐在本土一邊的,但這會也都一致確認,“遠東四藩需要更好地武裝自己”,否則可能會在未來中國大陸紛亂的局勢中“迷失自己”。中國大陸是龐大的,他們現在已經慢慢變得操控無力了,遠東四藩的肌體需要注入更多的能量,這是現在大家都慢慢明白了的事情。

    總之,這次因為孫可望被殺而引發的一連串事件,看起來將會深遠地改變中國大陸的局勢,同時深遠地影響參與各方的認知。中國大陸,很明顯即將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