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零八章 春宴(二)(3/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7862更新時間:2019-02-06 01:14:58

    哦,對了,這次東岸人出兵,其實嚴格來是分三路的。其中一路從模範堡出發,規模不大,大概一千多人的樣子,掃蕩鬆花江、烏蘇裏江一帶的狹長區域。如果有必要的話,他們也會越過烏蘇裏江,向東進行進一步的掃蕩,反正當地有東岸人設置的定居點,多少能提供一些物資補給。

    第二路,其實是主力,共計有六千多人,一路直撲寧古塔方向,肅清當地殘餘的清軍及其附庸部落。這路由陸軍少校魏文度親自指揮,匯集了精兵強將,光大炮就上了二十門,還有大量騎兵,打的就是徹底吞下這塊區域的意圖。

    這一次,東岸人不但在武器裝備和戰術戰法上超過清軍,在人數上也是大大占優,這在滿洲地區的東、清武裝衝突中,其實是不多見了,同時也反應了兩國在滿洲——尤其是北滿——力量對比上發生的巨大變化。東岸人沿河設置了一連串的定居點,然後以此為依托進行屯田,收編各路部族武裝,如今已有成。反觀清軍,不但駐防軍隊數量屢次削減,這寧古塔的地位也是未定,尋廢尋立,這自然談不上什麽發展了。他們到現在也隻是迫於形勢,從關內調了不少漢軍到南滿地區防備東岸人,同時對那些偷渡到遼東半島墾殖的山東人予以默認,至於大舉開關讓漢人湧入滿洲墾荒,增強他們在當地的實力,對不起,還辦不到,短期內誰敢提出這個會背上極大的政治風險,可不是鬧著玩的。

    南滿地區都如此了,北滿地區隻會更加不堪。所以,你現在便看到了,潛心移民、種田的東岸人可以輕易調動起兩路近八千人馬進行遠征,而清軍卻知道依靠當地少少的不足兩千名八旗士卒進行防守,這力量對比的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東岸人的第三路人馬來自海參崴方向。這一路預計將派出第三步兵團的一個營,外加若幹收服的野人女真部落兵,湊個兩千人人上下,沿著烏蘇裏江向北出發,然後折向西,與哈爾濱方向派來的部隊兩路夾擊,擊破寧古塔及其周邊地區的清軍。在這之後,他們將再度轉向東麵,掃蕩之前他們甚少涉足的烏蘇裏江與大海之間的遼闊區域,即後世俄羅斯的濱海邊疆區,盡可能多地收服這裏的土人部落,並趁機設立若幹定居點,派遣官員,正式建立起統治體係。

    三路人馬,差不多一萬人上下,毫無疑問破了東岸人在北滿用兵規模的曆史記錄了。北滿地區上一次出現超過一萬的兵馬規模,還是三十多年前滿蒙八旗與俄羅斯哥薩克開戰呢。再往前的話,還是在黃台吉時期,兩次調動大軍征討索倫人,抓捕野女真充實兵員,那兩次大概有一到兩萬人的規模。

    所以,東岸人這次調集了上萬人馬征討寧古塔及濱海地區,在北滿地區各部看來當真是軍威赫赫,無法直視了。很多部落大概都不會興起太多的抵抗念頭,就會被開過來的東岸軍隊給收編,然後再令他們出兵,部隊規模如滾雪球般擴大,直到徹底碾碎所有反抗勢力為止。

    1689年6月日,所有部隊差不多都集結完畢,魏文度少校在鬆花江畔大宴各部首領,誓師出征。而在他們之前十,海參崴這邊的兵馬早就已經悄然北上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