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十五章 涿水(三)(3/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6852更新時間:2019-02-06 01:15:31

    揚其華在房山縣城休息了一陣子後,並沒有坐等。他先給陸軍部拍了一份電報,簡要匯報了這段時間的經曆,然後便去了正在籌建中的房山縣醫院幫忙。這家目前隻有兩三位正牌醫生的醫院聽一位經驗豐富的軍醫要上門幫忙,自然是喜出望外,求之不得的。

    因為流動人口數量龐大的緣故,房山縣內各種病患人數其實並不少,隻不過大多數人都忍著了,或者舍不得花錢去醫院,或者對醫生不信任。但即便是剩下的一部分人,也足以讓這家全縣唯一的一家醫院人滿為患,不堪重負。很多得不到及時治療的病人甚至遷怒於醫生,以至於房山縣政府不得不緊急調派民兵過來維持秩序,否則那些從金礦區回來的性子野了的人估計能把醫院拆了!

    因為手頭還有一些寶貴的麻醉液體(乙醚),再加上縣醫院也有一間專門的手術室,器械也都齊備,因此揚其華幹脆坐鎮手術室,給病人做起了手術,主要是突發性的闌尾炎,其次便是截肢了。除此之外,他還幫助培訓了一批醫院新招的護士及學徒醫生——不要懷疑,東岸現在的醫生培養分兩種途徑,一種是學校培訓,一種是師徒製傳承,兩種並行不悖——同時幫忙編寫了一些疾控宣傳的材料。

    這些宣傳材料結合他最近一段時間的經曆,寫得詳實、豐富,非常有可讀性,教育意義也非常強,應該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從這裏也可以看出,多在外曆練對一個人的成長是多麽地關鍵。揚其華再在外麵多巡回診療個幾年,不但軍銜能升上一升,這看病的水平估計也堪比一些東岸的老軍醫了,更別舊大陸那些水平低劣的兼職醫生了。

    而到舊大路的醫學水平,其實這些年也有不少進步了,這主要得益於東岸醫療技術的外溢和擴散。這種麵向大眾、參與人數眾多的行業,實話是很難保密的,外國人通過道聽途、搜羅二手醫學期刊和雜誌甚至去醫院治病,都能學到不少東西。像東岸人編纂的醫生大典《明醫籍考》、《宋醫籍考》、《解剖學》、《細菌學》等等,都在幾十年間陸續流傳到了國外,這些無疑都大大提高了舊大陸的醫學水平。

    以英國為例,他們就派專人研究了《明醫籍考》等書,然後尋找其中部分草藥的替代品,獲得了不錯的效果。當然《明醫籍考》等書也流傳到了中國大陸,不出意外地在當地引起了巨大的反應,很多中醫對其大加駁斥,因為東岸人在書裏羅列了不少純粹胡鬧的古代中醫方子,判定其完全沒有效果,這引起了很多保守派的敵意。

    不過也有很多思想開明的中醫對其持讚成態度,並開始研究前宋苗裔東岸人在“中醫”上的新發現,東醫熱已經在一些地方開始緩慢升溫,相信這些對提高當地的醫療水平及人民的生活,都是有幫助的。

    東岸人來到這個世界,雖然滿世界圈地,開展殖民貿易,但並不安全是對外索取,其實也是有所反哺的。文明燈塔國,本就應該如此!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