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十八章 潘帕(三十)(3/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8614更新時間:2019-02-06 01:15:32

    農場管理人員同時也指出,如果不做任何養護而瘋狂種植的話,適合植物生長的土壤層肯定會變薄,言外之意要麽休耕施肥,要麽使用昂貴的化學肥料。金達萊對此表示理解,化學肥料不可取,還是靠休耕及種植固氮的作物來解決。

    第二一大早,眾人又去了稍遠處的麥田參觀。農場管理人員趁機向金達萊這位農業部的特使訴苦,本地降水量一般,又非常缺少地表徑流,這對農業生產構成了極大的限製。他的意思,還是希望農業部重啟擱置多年的引水計劃,即把安第斯山脈上多得實在不像話的水引到幹燥潘帕平原上,灌溉這裏的農田,那樣這邊肯定會成為一個巨大的農業產區,為國家長期提供海量的農產品。

    從安第斯山引水,實話後世阿根廷也做過這個計劃,並且已經付諸實施了。當時是軍政府執政期間,辦事雷厲風行,一度開了個頭,隻是財政較為困難,工程進度較為緩慢。再加上後來他們與英國爆發了馬島戰爭,軍政府垮台,這工程就完全停止了。等到後來民選政府上台時,就更不可能做這類長期工程了,政客們對此毫無興趣,再加上國內局勢持續不穩,引水工程便漸漸被人遺忘在了故紙堆裏。

    東岸人最早提出這個計劃是在獲得南錐巴塔哥尼亞台地之後,不過因為當地人煙較為稀少的緣故,當時被否決了。後來這個計劃又數次被人提起,引水渠的位置也被改到了潘帕平原上,這引起了一些範圍的討論,但最終也都沒什麽結果。

    最近幾個月,國內又興起了一股討論安第斯山引水工程的熱潮,原因自然是拉普拉塔已經到手,即將迎來史上最大規模的開發行動。濕潤潘帕地區自然不用管,而幹燥潘帕及靠近山區的許多地方,降水雖然不少,但缺乏地表徑流,整體較為幹燥,急需從山裏引水。

    要知道,幹燥地區的年降水量可能隻在400多毫米,但山區的降水量卻往往在4000毫米以上,多的甚至接近5000毫米,這是何等豐富的水資源!如果能有一個全國性的係統工程將其有效利用起來的話,不知道能解決多少人畜飲水問題,不知道又能灌溉多少良田。特別是首都洛陽府也在這一片,未來人口激增後,你怎麽能保證城市的供水?是,靠明鏡湖等水庫是可以,但這些水庫裏的水難道就不要補充了嗎?

    金達萊本意其實也是支持這個引水工程的。但作為政府中層官員,他也知道裏麵的情況很複雜,工程的花費也過高,短期內可能不太切合實際。當然這話他不能當著大家的麵,隻能表示回去後會向上級報告,至於上級會不會采納他的意見,那就隻有知道了。

    現在政府收入雖然很高,但開支同樣很大,而且同時開工的大型基建項目很多,社會上流通著的貨幣數量十分龐大,國內已經有了很大的通貨膨脹壓力。在這麽一個敏感時刻,如果你再動用上千萬元的資金來開鑿引水工程,那簡直就是老壽星上吊嫌活得太長了。

    政府是理智的,知道什麽時候該幹什麽,什麽時候不該幹什麽。幹燥潘帕的這個所謂的引水工程,在十年以內怕都隻能是計劃了,十年以後也希望不大,撐死了花個幾十萬元的資金開個頭,且最大概率是在首都洛陽府周邊。至於別的地方嘛,慢慢等吧!

    金達萊和三位隨從最終在永淳鄉、忠興鄉兩地逗留了一個星期。期間他們仔細考察了兩地合作農場的經營狀況,結果是非常滿意。幹燥潘帕的土地,就土壤養分來並比中國北方差,如果好好開發的話,是可以如鹽城港那邊一樣,成為東岸重要的旱作農業區的。今後製定計劃的時候,可以考慮到這一點。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