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二十七章 偏安政權(1/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8540更新時間:2019-02-06 01:15:35

    1691年5月5日,一艘大型貨船正在東海洋麵上航行著。

    這是一艘本土淘汰下來的100噸級大飛剪貨船,隸屬於移民部,可以用來運輸貨物,也可以運輸人員。一次在從南非航行到定海港後,就按照事先約定,被賣給了台灣銀行,成了該公司旗下噸位最大的船隻之一。

    其實台灣銀行本來不太打算買這艘船的,原因主要是這艘船的服役年限有些長,船體較為破舊,且在經曆了橫渡大西洋的航行後更是如此。不過沒辦法,現在遠東地區的運力已經有些緊缺了,朝鮮的糧食、庫頁島的煤炭、滿蒙的木材、登萊的建築材料之類的,都是大宗物資,運輸量呈逐年上升之勢。

    前些年因為與清國和平的原因,東岸政府或私人公司(主要是台灣銀行)的運力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大量船隻被從征用狀態解放出來,可以從事各類民用運輸。在那個年代,海上運費一跌再跌,做海外貿易的商人們是喜笑顏開。

    不過,經濟發展的速度也是很驚人的。尤其是在朝鮮、日本、福建、廣東、南洋的經濟被更加深刻地融合進來後,各類物資的運輸量逐年上升,漸漸吞噬掉了原本的運力冗餘,推高了運費的價格。

    以寧紹地區為例,隨著使用蒸汽動力的廠家越來越多,這煤炭的消費量也是與日俱增。台灣銀行看準商機,加大了從庫頁島運輸煤炭的力度,在這其中獲取了大量的利潤。而運輸煤炭這類大宗物資,大噸位的船隻無疑是首選,這就很好地解釋了他們買下移民部的舊船,並不惜為其做大修延壽的原因,實在是市場紅火啊。

    今這艘大型貨船就是從庫頁島的黑水港起航的,途中在日本仙台藩石卷港停靠了一下,卸了一些戰馬、甲具、鞍具、軍刀、火槍等物事,然後又裝了一些日本海貨、屏風、折扇、武士刀、銅片,順著東北風,直接起航前往定海港。

    定海是寧紹地區最大的消費品市場,同時也是一個不的輕工業品生產基地。貨船裝載的煤炭、木材、藥材、皮貨、山野貨及日本特產在這裏賣了個好價錢,同時裝載了很多紡織品及鄰近地區的轉口商品起航,前往福建馬尾港停靠。

    鄭克臧在福建的地位,如今基本上是穩如泰山了。馮錫範、劉國軒及其黨羽的伏誅,極大震懾了福建省內那些原本對其繼位還有些看法的官員,現在都規規矩矩了,不管有什麽異樣心思,先低調渡過了這段時間再。

    鄭克臧在東岸軍事顧問的建議下,全麵改革軍製,裁汰了大部分混日子或技能不足的陸軍官兵,隻保留精銳三萬人,編成三個師。鄭克臧一一任命了師長,打算以這三個師為種子,重新編練至少六萬陸軍。

    當然東岸顧問不太看好他的這種想法。六萬陸軍如果是按照現在新軍的配置的話,福建財政是無法承擔的,即便他們通過海外貿易獲得了大量金錢,但這依然不可能。要知道,福建還養著一支規模同樣不的海軍呢!

    老實,多年來福建的海軍其實一直是在萎縮之中的。這其實也很好理解,鄭芝龍時代陸上沒什麽大的根據地,陸防開支很,大部分經費都砸在水師身上。但在據有全閩之後,情況就大不一樣了!他們西邊是順國核心省份江西,兩省之間有著漫長的邊境線,需要屯駐的兵馬很多;而在南麵呢,他們曾經為了潮州府與廣東李氏大打出手過,現在潮州雖然歸了李元胤,但隻要鄭氏一沒有放棄入侵潮州的野心,那麽就少不得要在這裏屯駐大量兵馬,準備很多戰爭物資;他們唯一相對安寧點的邊境,大概是其北部與魯王交界的地方了,基本上非常鬆散,兵馬也很少,隻有區區三千餘人。

    所以,福建政權的陸上防禦壓力是非常大的,開支也很大,不得不大量壓縮海軍方麵的開支。當然壓縮海軍開支是不準確的,畢竟福建水師的經費就絕對數額而言並沒有顯著減少,但問題在於比重大大降低了,而且現在搞正規化後,開支也急劇增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