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二十七章 偏安政權(3/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8540更新時間:2019-02-06 01:15:35

    與李元胤相比,廣東大部分地區的主人李元皓就很糾結了。他控製著廣東最精華的廣、惠二府,同時與外國大開貿易,財政上其實是十分健康的。但因為在北部山區麵臨著順國方麵的巨大壓力——江西、湖南、廣西三方都有威脅——因此李元皓不得不將大筆財力投入到新軍之中,用來抵禦敵軍。

    但李元皓其實非常清楚,他的軍隊與身經百戰的順軍相比,其實並不是在一個等級上的。別看他花費巨資堆起來的軍隊,但搞不好就是一觸即潰的下場。畢竟這可不等同於在連州等地剿匪,如狼似虎的順軍可比那些山民難對付多了。而這次在聯合對付高州總兵邱麟的時候,李元皓曾經引以為豪的連州新軍表現其實並不是特別好,沒有起到碾壓的效果。究其原因,大概還是和缺乏可靠的將才有關,除非你放心讓東岸軍事顧問團來接手指揮事宜,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李元皓現在糾結於繼續投入巨資建設陸軍——近年來也訂購了幾艘戰艦,花錢如流水一般——是否值得。有這些錢,他還不如移民東岸,那絕對是巨富級別的,經營一些產業的話,不呼風喚雨,但也肯定是行業風雲人物,不比當個廣東草頭王強?

    當然了,李元皓也隻是偶爾這麽想過罷了。但廣東這個偌大的地盤是他父親傳下來的,他不敢也不能隨意敗掉,更何況現在廣東能夠給他提供的財富還是非常驚人的,遠比在東岸經營產業掙錢,前提是他不要將大筆稅款投入到軍隊建設和地方開支上。

    李元胤現在還舍不得放棄祖宗的基業,但他對廣東的未來也很悲觀,認為即便有東岸提供種種幫助,順國依然可以輕而易舉地滅了他們。因此,他現在對於將廣東建設得多麽好持負麵態度,除了軍費開支沒有怎麽省之外,原本用於地方經濟建設或民生開支的資金,被他大量挪用,存到了寧波的東岸銀行內,這是他日後一旦有事跑路後的本錢。

    從這裏就可以看出,在南方的幾個偏安政權中,最有出息和最有進取心的,其實還是福建的鄭氏集團。至少他們願意將大筆經費投入到海陸軍當中,為自己轄區的安全和未來的發展盡最大努力。鄭家當然明白順國一旦從江西出兵,他們也許最終無法抵擋,但這絕對不是他們減少地方行政開支和軍隊建設的理由。真要那樣的話,那就真的是一個徹底的軍閥了,失了民望的軍閥政權一旦在軍事上被打敗,那麽徹底覆滅的速度一定會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東岸對這四家政權其實也沒什麽好期待的。憲兵部門已經給出報告了,認為廣東二李和魯王政權即便有東岸出手,滅亡的概率也很大。順國在吞並土地之事上決心很堅定,哪怕冒著被東岸全麵封鎖的危險也要幹。福建鄭氏大概可以抵擋一段時間,但最終在順軍的百戰雄獅的衝擊下,陸上會全麵敗退,進而喪失福建大部。

    福建鄭氏和魯王政權最後的歸宿,大概還是撤退到台灣、瓊州這兩個離島上去,然後依靠東岸海軍的庇護存活下去。當然在此之前掙紮肯定還是要掙紮一番的,像李元皓那樣隻知在地方刮錢而不建設的民國軍閥作風,肯定是不被允許的。南方開拓隊方麵已經決定了,過幾就派特使前往廣州,督促李元皓增大地方民生開支(這會涉及到與東岸的一係列貿易行為),同時在南雄府這個鎖鑰之地大興土木,舊有的堡寨好生進行修繕,同時在其他一些關鍵咽喉之地修建新的堡壘,增大順軍南下的難度。

    這些不成器的偏安政權,即便滅亡也要滅亡得有價值一點!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