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九十八章 新時代(二)(3/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7362更新時間:2019-03-08 23:16:15

    “人嘛,可塑性是非常強的。不會種地,學就是了!一代人不行,兩代人、三代人總可以了吧?達斡爾人難道生就會種地嗎?非也!不過是與中原文明接觸較早,農業技術更為先進罷了。以咱們東岸的教育體製,隻要資源投入足夠,馴化這些土人,我覺得不成問題。”

    “是啊,馴化他們不成問題,但也需要時間啊,我的大司令。”邵汝傑猛地一拉魚竿,將一條活蹦亂跳的海魚甩到了岸上,然後笑著回道:“台灣銀行是企業,企業要考慮經濟效益。而且我們的攤子也鋪得很大,用錢的地方極多,實在沒有多餘的錢來投資滿蒙的鐵路呢。陸司令與其盯著鐵路,不如放開思路,好好考慮一下國道,這可能是一種成本更低的替代方案,且也能達到一定的效果。”

    “你們這幫人啊,就是奸猾,不見兔子不撒鷹的。”陸峰放下釣竿,歎了口氣,道:“也罷。沒了張屠戶,難道還真的要吃帶毛豬不成?我就不信,以滿蒙的地大物博,不能積累到足夠的發展資金。”

    “這就對了啊,陸司令。其實滿蒙這些年的擴張也是不慢了,現在最需要的,其實不是繼續擴大地盤,收攏更多的土人,而是好好沉澱沉澱,在已經獲得的地盤上興修民生基礎設施,搞好教育同化工作,發展市場經濟,如此才是真的好。基礎不打撈,後麵是很難辦的,畢竟總不能一直指望登萊、寧紹協餉吧?實話,滿蒙的資源是很豐富的,如果好好弄一些移民過來,是可以過上不比登萊、寧紹差的美好生活的。”邵汝傑轉過臉來,認真地道。

    他不需要過分巴結陸峰,因此這話真的是出自肺腑。勒緊褲腰帶打了這麽多年仗,滿蒙的地方經濟發展真的緩慢,全靠源源不斷地從外界輸血,才堪堪維持住了那千瘡百孔的經濟。但這種模式其實是不可持續的,在富饒的庫頁島、北海道、千島群島等地被分離出去後,滿蒙藩現在最需要做的,還是整理內政,狠抓教育和經濟兩項工作,夯實基礎,而不是將大部分的資源都投入到軍事上,這真的不是最優選擇。

    陸峰聽了也有些沉默。他不是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但男人嘛,總想著建功立業,而開疆拓土又是其中最能體現能力的一種了。陸峰以前不覺得有什麽,但現在聽了邵汝傑的勸誡,心裏想法也有了些變化。

    或許,停下來歇個幾年時間,將滿蒙的內政好好料理一下,多建一些學校、多修一些公路、多搞一些廠子,更有利於滿蒙的可持續發展?隻是,就連陸峰也沒把握他還能在海參崴住幾年。一旦他真的這麽做了,可能這些工作都是在為下一任滿蒙開拓隊隊長做嫁衣,這多多少少讓他有些猶豫。

    到底該怎麽辦呢?是繼續高歌猛進,開疆拓土,還是緩上一緩,好好發展地方經濟?這真的是一個兩難的抉擇啊!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