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百十二章 潘帕(三十七)(1/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6328更新時間:2019-03-24 01:07:33

    1694年11月8日,裝滿了朝鮮使團成員的火輪再度拔錨起航,離開了河寧港,朝汴河更上遊的明福港駛去。

    而在他們這艘船隻離開的時候,數艘滿載移民的火輪正在進港。這些都是內河運輸公司的商船,被國家開拓總局租用,往河寧港一帶運送移民和物資。上頭剛剛確定,在河寧港腹地新設數個定居點,分別是:觀平鄉(位於後世卡西爾達鎮附近)、金穗鄉(位於後世菲爾馬特鎮附近)、五鹿鄉(位於後世馬科斯華雷斯鎮附近)、清平鄉(位於後世拉斯羅薩斯鎮附近),一共四個鄉鎮,預計首批將安置超過八千移民,從事農牧業生產,以盡快將基礎打牢,為河寧港工業生產基地未來的發展提供助力。

    農業,是一切生產經營活動的基礎。民以食為,隻有解決了吃飯問題,本地的移民才能夠安頓下來,才會繁衍生息,才會形成一座城市應有的樣子。即便是在東岸這麽一個看似工業化程度比較深的國家,農業依然是一切社會活動的基礎。

    滿載朝鮮使團的火輪逆著河水奮力航行了一後,於第二清晨抵達了汴河右岸的重鎮明福港。這座城市的人口真的比較多了,目前大概有了上萬人(全縣人口接近了三萬),在汴河左岸當真是除了上海外的第一大城市。

    明福縣地處東西、南北的交匯處,地理位置非常優越,因此全縣的產業比較雜。但真細究起來,其實還是紡織業顯得更加強勢一些。這不僅僅是因為紡織工業部在此投資興建了全新的紡織工業園區,同時也和北邊查科平原上規劃的大片棉花種植區有關。

    查科平原的氣候、日照都非常適合棉花種植、生長和采摘,因此被農業部欽定為東岸本土的棉花主產區。而當地的棉花收獲並粗加工後,基本上都會通過各種方式運到汴河畔,然後再船運到下遊的明福港一帶銷售。

    明福港現在有全國唯一的棉花路貨交易中心,未來必將成為第一大棉花集散地,因此這裏發展棉紡織業的條件其實是非常突出的。現在入駐明福紡織工業園區的企業有好幾家,其中最大的則是著名國營企業大魚河紡織廠。這家廠在南錐一帶有與人合資的毛紡織廠,不過廠本部還是在東方縣,主要產能也集中在那裏,以從加勒比海及新華夏島進口的棉花進行加工。不過在經過仔細思考並報經紡織工業部批準後,大魚河紡織廠決定逐步搬離東方縣,並將廠本部設到汴河岸邊的明福港,以就近利用查科平原的資源進行生產。

    毫無疑問,可憐的東方縣政府又要損失一個大財源,同時當地也要流失大量的工作崗位。好吧,也許東方縣已經麻木了,近年來真的流失了太多的企業,如大魚河海軍造船廠(遷往上海)、大魚河紡織廠(遷往明福)、大魚河兵工廠(遷往新曹)等等,這座城市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衰敗下去,可能是全國唯一人口在慢慢減少的城市了吧。但不管怎樣,事情正在發生,當地政府和人民要慢慢加深認識,他們家鄉無論是環境還是區位都沒有太多的優勢,是注定留不下這些優質企業的——其實現在還不是東方縣最悲慘的時候呢,想象一下,當首都各部門全數搬離前往洛陽府之後,當地會是一副什麽樣的場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