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百七十一章 拉包爾掠影(3/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7698更新時間:2019-06-03 00:40:34

    拉包爾管委會也看到了這一點,因此他們做出了一些努力。首先,莫圖港新建起了大片漂亮的別墅區,這是給政府公務人員、軍人和工程師們居住的。區環境相對不錯,各類疾病的發病率很低,同時管委會也拿出有限的資金三萬圓,配合移民部發下的補貼六萬圓,打算在此興建一座高規格的醫院,給東岸殖民定居者服務。醫院仿照的是本土赫赫有名的平安紀念醫院——甚至就連名字都被取為莫圖紀念醫院——但規模要很多,以節省資金。

    同時,學校的教育也被提上了議事日程。他們從本土高薪聘請了許多教師,由政府財政撥款,在莫圖港西郊建起了涵蓋幼兒園的莫圖完全學,給城內居民的子女提供基本的教育。這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因為能有效減少人口的流失。

    當然減少人口流失的手段不僅於此,最重要的還是要讓人們有工作、有收入。因此,當地的工商業最近也發展了起來。首先,他們在莫圖港引進了橡膠樹並開始種植,這裏有難得的平原土地,東岸人將沼澤積水排幹後,開辟出了許多大不一的種植園。

    種植園的勞動力以莫圖人為主,這使得東岸人不得不派兵征剿周邊的部落,捕獲奴隸。奴隸們在種植園內工作,照料椰子、橡膠及少量羅布斯塔種咖啡樹,以獲取微薄的收入,這些給當地原本死氣沉沉的經濟帶來了一點起色。

    城外當然也有一些從事糧食種植業的農民。這些都是拉包爾管委會“死皮賴臉”扣下的移民,同時也有少量登萊裁撤的軍戶及家屬。他們主要種植甘薯,但這並不容易,因為這裏的氣候多變,有時候連續好多又熱又不下雨,甘薯藤很快就會枯萎減產,人們不得不披星戴月實行人工灌溉,但很多時候並不奏效。

    在這樣一種不友好的狀況下,農民們不得不飼養一些家禽或牲畜來提高收入。以豬為例,因為勞動力缺乏的緣故,屯墾村子裏的豬多是散養的,外來人一眼看上去,就可以發現這些豬很髒,很瘦弱,樣子很難看,卻又野性未改。要知道,這可是從歐洲引進的大白豬,素來以肯長肉著稱,結果現在混得跟野豬沒什麽區別,也是沒誰了。

    豬的數量大概隻有人的一半,寄生蟲病還很多,本地又缺乏足夠的獸醫,因此數量增長很是緩慢。一頭母豬生產時,一窩往往隻有-4頭豬,且死亡率很高,讓當地農民們很是困擾。

    基本上,豬在當地是一種財富的象征,是人們拿來向城裏人換錢的商品——農村嫁娶時,豬也是新娘身價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銀行存款等量齊觀,是實打實的硬通貨——但如果靠吃豬肉生存下去,那就是開玩笑了。莫圖港目前絕大部分的糧食,還是需要從拉包爾輸入,有時候也從澳洲買一些麥,但數量不多,畢竟人們還不是很富裕。

    綜上所述,莫圖港的發展還任重道遠,拉包爾管委會的發展也任重道遠。這裏很多年前就是一個重要的船隻碇泊地了,但發展了這麽多年,依然是一個船隻碇泊地。搞成這樣子,地方政府難辭其咎,他們無能可能重了點,但平庸是肯定的。隻希望在這波投資大潮來臨後,當地的經濟能夠更有起色一點吧,當地雖然環境極其惡劣,但並沒有遠離航線,還是有機會的,就看能不能抓住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