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百九十八章 奉天府(一)(3/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6992更新時間:2019-07-03 00:14:35

    也正是基於這個認知,在來到奉府任職後,馮瑜雖然打心底對漢人不是很待見,但在政策層麵上,其實一直是支持他們的。原因沒別的,他馮瑜是大清的忠臣,對大清忠心耿耿,一切以皇上的利益為重。

    但政策支持是一回事,工業經濟能不能發展起來,還有其他諸多的因素。奉府現在麵臨的最大的難題,就是他們的工業產品——主要是深加工後的農產品——沒有足夠的市場。這些深加工的農產品主要供應的還是城市,更準確地,是城市裏的市民。因為他們不從事農業生產,隻能在市場上購買食品,但問題是市民階層的主體工人的數量還不夠多,也就是沒有足夠的不種地的人來消費這些機器生產出來的糧食,這就愁煞人了。

    要改變這種局麵隻有兩個辦法。其一是打入外部市場,向外國出口糧食,比如寧波就是一個很好的市場。但人家有自己的原糧供應商,境內也有大量機器碾米廠、麵粉廠,清國麵粉、大米是很難打進去的;其二是做大清國自己的市場,產生更多的工人,讓這些麵粉和大米有銷路。但這無疑又會極大增強漢人的影響力,招致滿蒙保守貴族的反對,阻力還是很大的。

    其實這也是如今清國新政所麵臨的困境。改吧,越改漢人的勢力越大,他們開煤礦、辦紗廠、建機器廠,經濟收入大幅度增加,賺錢能力遠超擁有大片土地的滿蒙王公貴族,然後滲透到政府層麵,使得他們的利益代言人漢族文官的勢力大漲。更別提,現在漢人武將的比例也在慢慢增加,這文武一合流,可真是挺讓人頭痛的。

    但不改也不行,南方順逆也在大辦新政,各種機器局規模都挺大,如果大清在這方麵落後了,以後還怎麽打仗?要知道,新政搞不好,這新軍的成本就居高不下,舊軍的維持費用也降不下來,即便大清人口、土地都遠超順逆,但早晚會被人家趕上。農業國是打不過工業國的,這一點黃衣賊的書上已經講得很明白了,馮瑜也深以為然。

    真是難啊,左右為難!

    得,還是別煩心了。等喝完茶,還是去看看那家馬車廠怎麽樣了。那廠子是他豁出老臉,硬逼著奉的一幹旗人老少爺們集資五十萬塊銀元開辦的,從英吉利國進口了大量機器設備,目還聘了十多位洋員技師。這事,許勝不許敗,馮瑜還是很上心的,畢竟是旗人的產業嘛。做好了,那就是一個表率,興許能帶動其他旗人財主投資,他必須去看一看才放心。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