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百零四章 遠東市場(3/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7068更新時間:2019-07-11 00:15:12

    如今清國也趕上了這麽一個好時候。白銀通過貿易大量流入境內,市麵上的貨幣供給量慢慢增加。再加上他們正處於戰爭期間,對各類物資的需求量極大,因此這些金銀在政府或有意或無意識的指導下,有相當部分投入到了工業之中,這對於整個國家的發展裨益甚大。斯賓塞爵士曾經仔細研究過英格蘭曆史上的價格革命,對於這一點心知肚明。但他同時也知道,清國的體量太大了,同時對外花錢的地方也太多了點,這點錢流入進去,效果可能不如歐洲國家那麽顯著。

    與清國相比,順國的情況就要好不少。這個國家常年與東岸做生意,且貿易額很大,雖然賺來的錢大多數都投入到了軍備之中,但這個國家多年來一直在努力提高軍事物資的自產比例,同時國內的物產也豐饒一些,再加上國家政策層麵對軍事和教育的支持,發展應該會比清國快一些。

    哦,對了,忘了還有朝鮮和日本呢。這兩個國家,在斯賓塞爵士看來簡直就是兩個極端。朝鮮王國不到八百萬人口,但工商業發展速度極為迅猛,國家的改革力度也非常大,他們甚至破除了傳統的中央六部體製,全麵引進現代化的管理體係,比如那個什麽農工商部和國防部就很有意思。而且他們整個國家與東岸掛鉤,經濟的融合程度非常深,這足以讓他們舒舒服服地吃下很大一部分市場,這對於初期的工業體係來非常重要。所以,自然而然地,朝鮮這些年的國力愈發強盛,政府財政收入連年增長,整個國家呈現猛烈的上升勢頭。

    與朝鮮相比,日本就比較奇葩了,因為這個國家至今還在奉行閉關鎖國的政策,以至於空有兩千餘萬人口及大量的貴金屬儲備,卻仍然是一個工商業沒甚起色的工業國家,白白讓外人賺了大錢。

    不過呢,據日本最近也在振作,打算開始改革了。直接誘因就是他們在於朝鮮王國的對馬島爭奪戰中慘遭失敗,不但日本海軍遭到沉重打擊,前後還損失了數千名陸軍軍人的性命。德川家族麵對這樣棘手的挑戰,也感到了一絲惶惑,他們不得不召見雲集長崎的外國商人,商議購買新式軍艦和大炮的事情。另外,日本國內的有識之士也在拚了命地搜集各類新學書籍,如饑似渴地汲取知識——最近一年來,渡海前往寧波和登萊的日本人的數量激增十餘倍就是明證。

    日本人,已經在痛定思痛了!

    斯賓塞爵士對此是樂見其成的。日本這麽大一個市場,居然被荷蘭人、東岸人以及福建商人把持了,這對於誌在四海的英格蘭而言是無法忍受的。為此,斯賓塞爵士在離開海州後,還打算去一趟日本,與日本地方藩閥甚至是幕府公方進行接觸,看看有沒有貿易的機會。

    兩千多萬人口的日本市場,是時候需要一個新的入場者了。閉關鎖國的狀態是不可能持久的,英格蘭必須及早做好準備——東岸人每年可以在遠東撈取巨額利潤,憑什麽我們就不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