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十三章 西印度洋(十三)(3/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6338更新時間:2019-08-08 00:39:21

    農業還是以傳統的旱作農業為主。這地方也沒法發展別的,隻能種花生、芝麻等高價值的經濟作物。好在這與上黨縣一帶的水稻種植區並不衝突,未來存在著並存的可能,再加上一些水力發電及以此為基礎的工業設施的話,經濟應該不會太差。

    總而言之,在王大壯一聲令下之後,新華夏島各縣還是很給麵子的。沒有拖拉,甚少抱怨,建立殖民鄉鎮的動作非常迅速。而他們這一動,也使得東岸人在這個世界第四大島上的實控麵積進一步增加,不再像以往那樣僅僅局限於沿海地區了。現在的他們,已經把觸角伸向了內陸海拔更高的區域,相信再花個十年二十年的話,一定可以將整座島嶼都牢牢控製在自己手中,讓其成為華夏東岸共和國名下最富饒的海外殖民地之一。

    要知道,現在新華夏島對東岸政府財政的貢獻雖然還不如遠東的寧紹藩那麽大,但考慮到它隻有區區幾十萬人口,寧紹開拓隊轄區卻有兩百萬人口,未來究竟誰強誰弱,還很不好呢。畢竟,新華夏島的地理位置也十分優越,既可以與非洲大陸進行貿易,鯨吞那些低等文明的財富,也可以與中東及印度進行貿易,這可是一個不下於中國大陸的超級大市場。再加上全島麵積非常大,承載人口的上限遠高於寧紹等地,未來的發展潛力篤定是要超過其的,是東岸王冠上的寶珠一點也不為過。

    而在料理完了中央高原上的麥利那人殘餘勢力,並初步開發完畢之後,新華夏島就將進入穩定的發展階段。開拓隊隊長王大壯製定的一個戰略就是,重點發展種植園農業及轉口貿易行業,並爭取得到中央政府批準,在島上開辟一個自由貿易港區,以促進貿易。

    毫無疑問,王大壯的這個雄心壯誌是針對南非而去的。他想利用新華夏島在農業、商業、航運業方麵的優勢,與南非開普敦自由港展開競爭,並把相當部分客商拉到新華夏島來,讓他們習慣在此停船補給、采買商品、出售貨物,並尋求在此得到金融方麵的幫助。

    如果王大壯的這個計劃能夠成功的話,開普敦自由港的利益肯定會被大幅度分流,這是河中地區行署所無法容忍的。據他們也在積極活動,盡全力組織新華夏開拓隊的這個“危險的計劃”,保障開普敦的利益——自由港,隻能有一個,多了就是雙輸,河中地區行署上下堅持如此認為。

    但不管最終結果如何,我們都可以看出王大壯對新華夏島的未來是有規劃的。他並不是那種過來鍍鍍金,混混日子,然後憑借資曆回本土任職的幹部。相信這個世界第四大島在他的治理下,一定會呈現出越來越欣欣向榮的氣象的。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